-
经导管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应用研究
2010-07-23
本研究选取我院1999年10月-2008年12月经临床诊断为先心病患者65例,分别采用ASD封堵方法、PDA封堵方法、经皮球囊肺动脉瓣狭窄成形术方法、ASD合并PS介入方法等经导管介入治疗均获成功,成功率100%。术后一个月后均恢复正常生活。全部病例均无封堵器脱落、残余分流、溶血及瓣膜关闭...
-
他汀类药物对非冠状动脉心脏手术患者的影响
2010-07-23
的心脏手术的影响还不明确。他汀类药物可以抑制体外循环(CPB)引起的炎症反应,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 本研究旨在研究非冠心病患者行心脏手术围术期应用他汀类药物的效果,我们认为围术期应用他汀类药物可能降低非冠心病的死亡率、中风的发生率、围术期心梗(PMI)的发生率及肾功...
-
带蒂肌皮瓣在口腔癌扩大切除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2010-07-23
2009年获鞍山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1)作用意义:口腔颌面部为语言、咀嚼、吞咽以及维持外形完整的重要器官。在肿瘤切除后遗留的缺损,特别是较大型的缺损,如不予以恢复就会影响到病员的正常功能和外形的完整,给病员带来痛苦。应用带蒂肌皮瓣修复口咽颌面部缺损,能够减少患者术后...
-
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临床应用研究
2010-07-23
获2000年鞍山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技术,是心脏电生理学领域内近年来的重大进展,它是将射频电流导入心肌,使心肌组织脱水、干燥、凝固、坏死,从而有效阻断心脏异常电传导通道的方法。这种治疗手段
-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应用研究
2010-07-23
获2002年鞍山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冠心病的介入治疗经过了20余年的发展,已成为冠心病治疗重要而有效的手段之一,且具有其他方法无法比拟的优势: 本研究的病人根据典型的临床症状、静息心电图有明确缺血改变或运动试验阳性,冠心病诊断明确(包括稳定性和不稳定性心绞痛)
-
甲状腺动脉栓塞(介入)治疗难治性甲亢的临床研究
2010-07-23
上述问题是目前国内外该领域专家研究的方向。本项课题是应用介入治疗技术对传统方法治疗难获满意疗效的甲亢患者进行治疗的一种新的方法。通过超选向甲状腺上下动脉内住入聚乙烯醇颗粒 使血管栓塞阻断供血使甲状腺组织坏死类似手术切除,使肿大甲状腺缩小,从而降低甲状腺功能达到...
-
诊PTCI及支架植入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应用研究
2010-07-23
获2004年鞍山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获2005年中国金属学会冶金医学三等奖、 介入性治疗方法现已成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而有效的手段,其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总体的远期疗效与冠状动脉搭桥术相同,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研究的所有病人根据典型的临床症状、典型的心电...
-
肺血栓栓塞症CTPA、肺灌注显像、MRPA及DSA显示能力的比较研究
2010-07-23
获2005年中国金属学会冶金医学三等奖 目的 通过利用CTPA、肺灌注显像、MRPA及DSA对PTE显示的敏感性及特异性进行分析,比较出显示该病的最佳显示方法,同时总结出各种检查手段的影像表现,为临床诊断该病提供准确的依据。方法 本组患者共18例,其中男12例,女6例,年龄45~78岁,...
-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BDNF的表达及意义
2010-07-23
获2004年鞍山市科学技术二等奖、 获2005年中国金属学会冶金医学三等奖 脑梗死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探讨脑梗死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寻求有效的治疗手段成为研究的热点。本实验目的: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研究脑局灶缺血再灌注后BDNF的表达规律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健康雄性W...
-
脑血管病后抑郁对其日后康复影响
2010-07-23
获2005年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获2007年中国金属学会冶金医学三等奖 脑血管病后康复治疗十分重要。据不完全统计,70%以上脑血管病人产生抑郁症状(脑血管病后抑郁)。脑血管病后抑郁(PSD)对脑卒中患者功能康复起负面影响,是脑卒中患者出院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与再发脑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