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获鞍山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1)作用意义:口腔颌面部为语言、咀嚼、吞咽以及维持外形完整的重要器官。在肿瘤切除后遗留的缺损,特别是较大型的缺损,如不予以恢复就会影响到病员的正常功能和外形的完整,给病员带来痛苦。应用带蒂肌皮瓣修复口咽颌面部缺损,能够减少患者术后功能障碍和畸形,保护创面一期愈合,减少病人的手术次数和痛苦,大大提高了恶性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该项技术填补我市空白,其治疗水平居国内先进。
(2)主要技术内容:①临床资料:本组5例患者,其中男3例,女2例。年龄45~64岁,平均52.6岁。5例中舌癌3例,颊癌2例,全部经病理诊断为鳞状细胞癌,肿瘤TNM分期:T4N
(3)推广应用的范围、条件和前景以及存在问题及改进意见:口腔科就诊病人,经过门诊病理诊断为恶性肿瘤,需经过手术治疗者。颈阔肌肌皮瓣肌肉面积大,血供好,皮瓣质薄柔软,肤色接近面部, 皮瓣易于切取和折转造型;腭瓣制取操作简便,修复效果良好,其成功应用能减少手术对患者容貌及生理功能的损害,术后生存质量明显提高。只要病例选择恰当,上述带蒂肌皮瓣是口腔恶性肿瘤术后局部软组织缺损较为理想的整复方法之一,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课题负责人:项敬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