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享
2022年1月20日,鞍钢总医院胸外科收治了一例需要进行肺小结节手术的患者,为实现精准切除并达到最大程度的保留肺脏功能,胸外科主任孙振推荐患者行术前小结节定位术。通过院内会诊,肿瘤医院周闯副主任医师为该患者进行了术前小结节定位术,此台手术是鞍钢总医院首例术前小结节定位技术,填补了鞍钢总医院乃至鞍山地区的空白。
△术前CT,右肺上叶直径7mm小结节,为了实现精准切除,要求在距小结节边缘10mm左右距离进行标记。
△定位后CT:小结节定位针植入过程顺利,距小结节边缘11mm,标记术后无气胸,针道少量渗血。
△切除后大体标本
△术中冰冻病理报告
手术过程很顺利,实现了在术中尽快对肺小结节精确定位、最大限度精准地切除肿瘤、又最大限度地保护肺功能。得到了患者及其家属的认可。
学科技术
肺小结节在肺表面往往难以看到,术中通过手指触摸或者通过器械滑行定位病灶的成功率仅为30%左右。部分患者因无法准确定位而导致开胸,甚至手术失败。因此对于需要接受手术的患者来说术前的准确定位对于病灶的精准切除十分重要。
PET-CT引导下带钩钢丝术前定位技术,以安全性高、操作便捷、诊断率高在临床广受好评。将其应用于治疗直径在1cm以下的肺部微小结节效果很好。
随着CT检查技术的提高以及体检的普及,目前,肺部小结节的发现越来越多。单在肺部微小结节中,就约有20%左右的恶性发生率。
PET-CT引导下带钩钢丝术前定位通过放射科与肿瘤科、胸外科之间的有效合作,将术前的精确定位与胸腔镜的微创切除结合起来,为肺微小结节的患者提供了一种更好的解决方法。
鞍钢总医院成立肺结节诊治中心以来,许多患者慕名而来,通过胸外科孙振主任及其团队的精湛技术,给早期肺结节患者带来福音,肺小结节定位使病灶更加精准,手术创伤小,解决了广大肺结节患者的困扰。肿瘤医院近6年来进行了1300余例穿刺活检技术,其中包括纵隔淋巴结、胰腺、骨等难度大、风险高的占位部位的穿刺活检技术,填补了鞍山地区的空白,为患者的诊断、精准医疗提供了极大的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