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防范“三高”外的“第四”高
脑血管疾病患者门诊就诊或常规体检时常常会检测同型半胱氨酸,那同型半胱氨酸究竟是什么呢?
同型半胱氨酸简称血同,是一种与血管损伤反应相关的含硫氨基酸,是蛋氨酸和半胱氨酸代谢过程的中间产物,其本身不参与蛋白质的合成。我们可以简单的把它理解为一种特殊的“氨基酸”,既然是氨基酸,那是不是多多益善呢?但事实却恰恰相反,同型半胱氨酸的升高是许多慢性疾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或重要危险因素,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一样,是判定健康风险的重要指标之一。
大量研究结果均支持同型半胱氨酸的增高与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相关,可使包括脑卒中在内的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的危险性增加2-3倍。它是一个“坏氨基酸”。
同型半胱氨酸的升高与VB6/VB12/叶酸摄入不足相关,成年人每日推荐摄入量为:
叶酸:400ug/d
VitB6:1.7mg/d
VitB12:2.4ug/d
长期饮酒、蔬菜水果等摄入不足等会导致以上营养物质的缺乏。
那么富含VB6/VB12/叶酸的食物都有哪些呢?
VitB6:鸡肉、鱼肉、肝脏、豆类、坚果类、香蕉等。
VitB12:肉类(猪肉、牛肉、鸡肉、鱼肉)、菌菇、发酵类食品、肝脏、鸡蛋等。
叶酸:菠菜、莴苣、油菜、小白菜、南瓜、胡萝卜、橘子、草莓、樱桃、香蕉、豆制品、腰果、栗子等。
药物治疗:
甲钴胺片500ug 3次/日
维生素B6片 10mg 1次/日
叶酸片 0.8mg 1次/日
服用1个月后需复查同型半胱氨酸,如果单纯同型半胱氨酸升高且并未发生任何疾病的成年人(孕妇及儿童除外),仍需降低同型半胱氨酸致正常范围(<10umol/L),将疾病防范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