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夜里,和远在异国的儿子QQ聊天:“儿子,妈妈想买一件皮草,听人家说,春节过后皮草价格会便宜的,有人说夏天买最划算,”我喋喋不休地说着‥‥‥“儿子,你的看法呢?”,“妈,你既不喜欢名车,又不喜欢名表,喜欢皮草能有N年了吧!都40岁了,还一直很苦,买件皮草为什么还要这么纠结?妈妈,你常常劝姥姥姥爷呢。还是你自己善待自己一些吧!”是呀,我常常对我满头白发的父母说:这把年纪了,还能吃多少,穿多少,所以一定吃好的,穿好的。常常的,大包小包的东西运到父母家。岁月轮回。儿子长大了,而我渐渐老去。泪水夺眶而出......
二月:围着餐桌,先生、女儿、我在吃晚饭。先生说:“今早送女儿上幼儿园的路上,女儿看见四周的白雪(昨夜下过一场大雪)说:‘这么多的牛奶呀!’”。女儿,我,先生都齐刷刷地笑了,女儿今年初刚刚会说话,把白雪描述为牛奶,让我笑翻天了。我家离医院远,每天清晨送女儿的任务就交给了先生。当然有不能接送女儿的遗憾了,不能感受她一天天幼儿园路上的囧事和乐事,于是每天晚上听先生讲女儿的趣事成了我一天中的必修课,从而成为我一天中快乐的时光!
三月:他来了,非常阳光,非常喜庆的一个小伙子,要求住院把血糖调好,准备一个月后要结婚。可是,入院后的检查结果却令人紧张了起来。他强烈的自我良好感觉和对疾病的不屑一顾的态度令我不安。在他的病床前,我花了太多时间。他终于听劝,去了协和医院会诊,即使拿着几乎一致的会诊结果,我仍然感到很沉重。那段时间我每天都异常忙碌,可是我内心深处却没有忽略他,寻思着等我忙完这段时间就找他说说病情。一个月后,我接到他的新娘的电话,我开玩笑地说:“怎么,要办满月酒了么?”“姐姐,他去了,今早,脑干出血‥‥‥”生命如此脆弱,我几夜未眠。
四月:早晨,在病房查房,满脸通红鼻尖微微有汗,查完12床出来要去另一病房,门口的一个阿姨喊住了我,“主任,主任!”。她是我的一个患者。我忙问:“阿姨,有事么?”,阿姨捧着两棒玉米说:“主任,想你早上来得早,肯定没有吃上饭,就给你送玉米来了,刚出锅,我就来了!主任,你要爱吃,我就常给你煮!”微微烫手的玉米,清香四溢,我的劳累我的辛苦有人知。鼻子一酸,挥手告别。阿姨的四月的玉米让我的心滚烫滚烫地。
五月:周末,带着父母去锦州看世博园会,父母上车的时候,我注意到他们带了两个鼓鼓的包。他们和3岁的小甜甜坐在车的后排座上。两个鼓鼓的包里的秘密随即就揭开了——煮了一夜的茶叶蛋,爆大米花,各式水果,小食品还有铝制老式饭盒里新蒸的饺子——俨然是他们年经时为他们女儿春游准备的食物的再现。路上,车胎突然爆了,在高速公路警察的指导下,我们将警示三角架放在车后100米的路上,但是三角架很单薄,风一吹就倒了,我得一直看着它。有车经过强大的气流常常冲倒了三脚架,我一遍一遍将它扶好。远处的母亲一定看到了我的举动,小跑过来对我说:“小星,太危险了,你快回车上吧,我来扶。”我说:“您这么大岁数了,腿脚也不便,你上车吧,我没有事的!”“这高速公路上的车都这么快,万一有车过来就糟了!”妈妈轻轻推我回去,“别让我担心啦,我都快80了,够本儿,快,听妈话”。
腰身不再挺拔的年迈的母亲,仍然一如既往地护着她的宝贝女儿。
六月:窗外大雨哗哗地下着,诊室里没有患者,我在看书。门轻轻地被推开,一个全身湿透,身上还滴着雨水的大爷,他没有来我的诊桌前,而是径直走到墙上挂的糖尿病科普知识讲座的课表前,一动不动。我起身问:“大爷,您看病吗?”,“不是,主任,上节课我忘了,没来,挺上火的,今天我来看看下节课的上课时间。”我说:“您可以给我打电话问,怎么这么大的雨还赶过来?”大爷说:“主任,你不知道,我是你的忠实学员,从最初的8个人学员里就有我,每节必到,可是昨天我怎么给忘了,我......”我们科的糖尿病宣教的点点滴滴倾刻间一点一点地浮现在我的眼前,最初的艰难,最初的无助,最初的无奈和坚持......“大爷,以后上课前我专门给您老打电话通知您,再抽时间把上节课给您补上。”我紧紧地握住大爷的手说。大爷满意地回家了,地上的滴落的雨水在白色日光灯下折射出美丽的光影。其实,我是注意到这位大爷的,大爷每次课都坐在第一排,几乎每节课的下半时段都会睡着,可能课的内容对于80多岁的老人家不是那么重要了,而坐在教室里,内心得到的安全感才是80多岁的老人家重要的,而我站在讲台前娓娓讲述与其说是为患者传授知识倒不如说是抚慰患者内心的一剂良药。
七月:中午出诊回来,我的办公室里堆了一袋绿色的植物,袋子下面有一张小小的字条:“洗净,煮沸后,涂抹。希望你小女儿的痱子早日去掉!17床 XXX,那天,查房到17床时,看到床头桌上一小盆绿色丝丝绕绕的植物,就随便问她:“这是什么?”17床说:“马铃草,专治痱子的。”我记得当时我说,原来比痱子粉有效的是马铃草呀!后来,17床患者问了她的管床医生,知道了3岁的甜甜每年夏天都起全身的痱子。后来,就有七月开篇所写的一袋绿色的植物。再后来的故事的就是女儿痱子缈无踪影。我最喜欢的颜色是绿色,从小到大。
八月:上班路上,迎面碰到一个老患者,简单问候一下,我便急匆匆地告辞赶路。刚走了几步,她追上我,说:“刘大夫,陪你走走吧。”我笑了笑,我们一边走,一边聊。不知不觉就到了医院的正门口,原来40多分钟的上班路途今天却变得如此近。从大米聊到水蜜桃,天南海北,无所不谈,不像是医患关系,更象是相识多年的一对老友。我们分手的一瞬间,她紧紧拉着我的手说:“好人一生平安!”好温暖的一句祝福!,那一天我都很幸福。
九月:大学同学聚会,我“老对”(同桌)紧邻着我。他问我:“还下围棋吗?一直想和你下一盘棋呢,大学5年竞未下过”。从幼时直到高中,我一直是校围棋队员,取得了一些小成绩,在八十年代,有点特长的学生还是很少的,我算是其中之一吧!上大学后,偶尔也与朋友下下棋。技艺渐渐生疏了,现在早已不再下了。后来,我知道了,其实“老对”精于棋技而疏于学业,至今不写论文,不晋级。无言以对。临别时,我拍拍他的肩膀“写论文吧,晋级吧!棋属于年少时光。人到中年了,有需要,我一定会相助。”
十月:中午,我去神经科会诊,患者不在床,我到护士站找,患者应声,我说我来给您会诊。“主任,主任,您稍等,我给您一样东西。”值班的护士小妹喊住了我。我不认识这个小姑娘,我对患者说:“您先回病房,我马上就去病房给您会诊。”我在想我并不认识这个小护士呀,她会给我什么呢?我在护士站等着这位陌生的同事,她旋即返回来。“主任,给您!”一只口罩。点头致谢告辞的瞬间,我记住了这个陌生同事的眼睛,很可惜我只记住了她的双眼,她清秀的五官却因为急着赶去会诊而没有仔细端详。其实不用说我马上就明白这只口罩阻隔了潜在的病毒,细菌的感染。这只薄薄的口罩根本不算什么,但却满载着足可以打败病毒,细菌的淡如水的同事之情,让在我此后的神经科会诊时常常忆起那只口罩,那双眼睛,那份淡如水的同事之情。
十一月:早晨六点我就到医院了,因为今天是我们科一年一度的大型糖尿病宣教日,我与婚庆公司联系好,早六点来医院布置拱门(为烘托活动气氛)。那早北风刺骨,我穿着厚厚的羽绒服勉强御寒。帮着工人师傅扶拱门的时候,我看见了熟悉的身影——洁白的护士帽,蓝色的毛衣,单薄的鞋子,是我们科的两个护士小姐,抬着做好的路标往阶梯教室方向走。根据她们换衣服并拿路标的进程推算,她们一定要比我到医院的时间更早。这边拱门搭建一半,忽然想起之前买的300个气球,若现在不吹好,恐怕来不及了。所以就急匆匆跑回科室,令我意想不到的一幕发生了——三排“彩虹”!横系在房间里,地上有些爆破掉的气球残片。我知道吹300个气球绝不是一两个人短时间内能完成的,三排“彩虹”的秘密是我们团队中小妹妹昨晚(那可是星期天的晚上),悄悄地来到科室,依依将气球吹好,并且还有一组气球是“未过门的小妹夫”的功劳。她们担心星期一早晨忙不过来,悄然而来。寒风中前行的护士小姐们的背影和那三排“彩虹”可能是我终生不能忘掉的呀!
十二月:糖尿病慢病复审开始了,整天地审核,耽误了许多工作。次日,我早早打车到医院,完成前一天的会诊任务。推开会诊科室医生办公室的门,我看见他静静地坐在那里,边吃面饼边敲打电脑键盘。我问他“夜班忙不忙?”,他说:“我是白班,不是夜班。因为出院患者太多了,我早点来整理出院的病志。”朝霞透过穿棂映在他年轻的脸庞上,我内心有些激动。若干年前,我也曾年轻,也一样有着工作的激情。后生可畏!我会诊结束,轻轻地说:“保重!”关上医生办公室门的一刹那,感慨万千。一年的光阴就这么悄然流走,我多么留恋。那今晨的透过窗棂的朝霞下年轻医生俯身加班工作的场景,让我对未来充满了渴望!
告别了,2013!
加油吧!2014!
科党支部: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