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度中国金属学会冶金医学奖三等奖
对快通道技术的认识来自于尽早拔管带来的节约效益。在年轻患者和低风险人群中的研究显示快通道技术不但没有增加手术的并发症和死亡率,而且缩短了患者在ICU的滞留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降低患者住院费用。老年患者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占较大比例,但因为老年人群的特殊性或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目前对于快通道技术的临床研究并未针对老年人群。
60岁及以上(老年组)患者397例,60岁以下(非老年组)患者448例,术后8小时内拔除气管插管,定义为早期拔管。实现快通道早期拔管患者为成功组,未能实现快通道早期拔管患者为未成功组。
于开胸前(T0)、手术结束即刻(T1)、手术结束8小时(T2)采集中心静脉血样本20ml,
比较实现快通道早期拔管患者(成功组)与未能实现快通道早期拔管患者(未成功组)围术期血浆炎症介质IL-6、IL-8浓度的变化。比较老年组(年龄≥60岁)与非老年组(年龄<60岁)患者术后早期拔管率、围术期死亡率、重要并发症发生率、ICU滞留时间和住院时间上的差异,使用SPSS10.0软件,对结果进行t检验、χ2检验,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以住院时间超过平均住院日为观察指标,应用多变量分析,寻找使住院时间延长的风险因素。
结果显示,快通道技术减弱了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机体炎症反应的强度,对患者起到保护性作用。虽然老年患者有更高的手术风险,但快通道技术对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老年人群同样适用。带管时间延长是平均住院日延长的相关因素,术后一些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与老年人的生理状况有关,与早期拔管无关。能否实现快通道早期拔管的决定因素是患者的术后状态,而不是患者的年龄。
国内目前尚没有关于“快通道”技术临床领域的研究,本研究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
本研究对提高“快通道”技术的认识,加强“快通道”技术的应用,尤其是对老年人群的应用给予了良好的理论支持,对改善患者预后,节约医疗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鞍山市心血管疾病医院心外科 阎恒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