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鞍钢集团公司总医院域名迁移由 https://www.agzyy.com.cn/index/index.asp 变更为 https://agzyy.umcare.cn
内容详情

血管内超声在冠心病介入诊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2010年度中国金属学会冶金医学奖二等奖

近十年来,血管内超声(IVUS)在冠心病介入诊疗的应用在取得了很大进展,冠状动脉造影(CAG)一直被认为是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但其在评价管壁和斑块特征方面存在很大局限。IVUS成像可显示管壁及斑块的组织形态学特征,精确地测量血管腔径和横截面积,并在判断造影模糊病变、冠状动脉壁内血肿及心肌桥的诊断等方面,具有CAG无法替代的作用。IVUS用于指导常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可帮助医师获得即刻和随访期间的良好影像结果,减少急性和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帮助医师评价减少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的因素。

性能指标:①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冠脉病变位于42支血管,前降支22支,回旋支8支,右冠状动脉12支,总病变数49处,其中支架内再狭窄1处,支架处冠脉瘤样扩张1处。②IVUS定量分析结果:软斑块15处,纤维斑块12处,钙化斑块7处,混合性斑块10处,斑块破裂2处,自发性夹层1处,血栓1处,血管正性重构1处。③IVUS与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差异:经IVUS检查明确为冠脉管腔面积狭窄>60%,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为模糊和/或临界病变12处,其中软斑块6处,纤维斑块3处,混合性斑块1处,斑块破裂2处;钙化斑块、自发性夹层、血栓及血管正性重构等IVUS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相一致。④IVUS指导下的PCI结果:36例病人中有35例行PCI术,其中支架急性贴壁不良2例(占5.5%),支架膨胀不全2例(占5.5%),均经后扩张球囊高压扩张后结果满意;冠脉造影低估病变长度1例(占2.7%),经IVUS校正后结果满意。

与国外同类技术比较:关于血管内超声在冠心病介入诊疗的临床应用中,单一论述血管内超声急性支架贴壁不良、支架膨胀不全的发生率及药物支架术后病人的血管正性重构的发生率,未见国内文献报道。

成果的创造性、先进性:本研究处于该领域的最前沿,研究结果将为血管内超声在冠心病的斑块性质判断、易损斑块识别及指导冠心病介入治疗等方面提供更加科学、准确和可资借鉴的可靠信息。

作用意义(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意义):IVUS的发展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发展是互相平行的,并有力的促进了后者的发展,增强了广大医师对冠状动脉疾病病理生理特征的认识,提高了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治水平,有效地指导了冠状动脉疾病的介入治疗及预防,本课题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确定IVUS在冠心病的诊断及冠心病精细介入治疗中的重要临床价值和地位,这一技术的引进和顺利开展,必将有力地推动鞍山地区心血管疾病诊断及介入治疗水平的提高,造福广大的鞍山地区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必然会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将来,通过分析IVUS射频信号的背向散射积分有可能会进一步提高对斑块性质的认识,尤其是发现那些可能即将破裂的不稳定斑块。随着超声技术的进展,血管内超声可作为一种治疗方法,用来消融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今后如能将成像系统进一步微型化,与介入装置一体化,发展血管内实时超声三维成像,并与血管造影相结合,将会在全面准确地评价、诊断和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虽然如此,IVUS检查仍有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比如IVUS较高的费用限制了它的进一步普及推广,包括易损斑块的早期识别等在内的技术问题也尚需进一步探讨。相信在广大同仁的努力下,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IVUS应用会日益广泛,技术不断提高,使越来越多的患者受益。

     鞍钢总医院心血管病医院 张家齐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