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度鞍山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文献报道,目前10%的中老年人受到颈椎疾患的困扰,颈椎疾患成为常见病多发病。治疗颈椎疾患的目的:(1)脊髓和神经根减压;(2)颈椎稳定性重建;(3)恢复椎间高度及生理曲线。符合解剖特点,达到即刻稳定,具有良好生物相融性的内固定器材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了保障。MC+锁定式颈椎融合器具备这些特点。我院从2008年3月至2009年7月对颈椎退行性疾患32例病人进行颈前路减压,MC+锁定式颈椎融合器置入,共41个间隙。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32例病人中男性27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48.5岁。术前诊断:神经根型颈椎病12例,脊髓型颈椎病18例,颈椎失稳症1例,间盘源性颈痛1例。所有病人术前均经系统保守治疗,症状无好转后入院。均行颈椎正侧位,过伸过屈位X光检查,及颈椎MRI检查。排除颈椎畸形及发育性椎管狭窄,排除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等疾患。单间隙病例23例,双间隙9例,其中跳跃间隙为6例。
手术方法:全麻。病人仰卧位,颈部轻度过伸,颈前右侧横切口逐层显露至椎前筋膜层。定位器定位,C臂X光透视,确定病变间盘,上、下椎体居中拧入caspar椎体撑开器螺钉,按装撑开器,撑开到相邻正常椎间隙高度。切除病变间隙间盘组织,切除后纵韧带,切除椎体后缘之骨赘,彻底减压。刮除软骨板保留终板,并保持其有血液渗透状态。试模测试,选择匹配假体(MC+Cage),同时取髂骨(或人工骨)夯入假体内,植入椎间隙。利用撑开压缩原理,使之稳定,并安装琐片。再次透视,观察Cage位置,逐层缝合,术毕。
疗效评价
功能评价:神经症状消失19例,明显改善7例,改善3例,无变化3例。
影像学评价:椎间高度均恢复;生理曲线恢复理想26例,改善4例,无变化2例。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的可见骨性愈合。
结果
经3—16个月随访。优:神经症状消失,椎间高度恢复,生理曲线理想19例,占59.4%;良:神经症状明显改善,椎间高度恢复,生理曲线理想7例,占21.8%;可:神经症状改善,椎间高度及生理曲线改善3例,占9.4%;差:神经症状改善不明显或无改善3例,占9.4%。
MC+锁定式Cage优点
(1)创伤小;
(2)出血少,不进行椎体次全切除,减少穿动脉出血;
(3)获得即刻稳定;
(4)恢复理想椎间高度及颈椎生理曲线,可操作性强;
(5)PEEK材料制做,提高融合率,减少假关节形成。
鞍钢总医院骨科 陈林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