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鞍钢集团公司总医院域名迁移由 https://www.agzyy.com.cn/index/index.asp 变更为 https://agzyy.umcare.cn
内容详情

鞍钢总医院成功完成由心室无导线起搏器升级双腔起搏治疗,开启精准起搏新路径

10月10日,鞍钢总医院心血管病医院心脏起搏团队再传捷报---刘丽宏教授带领团队成功完成全省首例由心室无导线起搏器升级双腔无导线起搏治疗。通过植入心房无导线起搏器实现房室双器械协同,为心律失常患者提供了更加贴合心脏生理节律的微创治疗方案,标志着我院在无导线起搏技术应用领域又迈出关键一步!



微信图片_2025-10-16_155248_650.jpg

病例直击:分阶段诊疗,让起搏更贴合生理需求

此次升级治疗源于对患者病情的长期关注与动态优化。此前,患者徐先生近1年来反复出现头晕,乏力,自测脉搏发现心率缓慢,但未就诊;今年6月初因上述症状加重伴反复一过性黑蒙,就诊我院门诊,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示:窦性停搏,严重心动过缓,平时心率在30-40次/分,遂收入我院心内科并确诊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刘丽宏团队综合评估病情,结合患者要求植入无导线起搏器的意愿,经审慎考虑并与病人及家属充分沟通后选择了微创的无导线起搏治疗。患者需安装双腔起搏器以保证房室顺序传导,目前国际上仅Aveir DR可实现DDD(R)真双腔,心房与心室两个独立的无导线起搏器(LP)之间通过建立无线通讯,实现房室同步保障,而当时市面上仅有Aveir VR心室无导线起搏器可选---该器械虽能快速解决心率过慢问题,保障患者基本生命安全,却并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最理想的生理起搏状态,长期单心室起搏可能影响心脏泵血功能或增加房颤发生几率。彼时,心房无导线起搏器已获审批但尚未正式上市。团队从患者长期健康出发,与患者充分沟通后,制定了“先保障基础心率,待心房器械上市后升级双腔”的分阶段方案:

6月6日,先为患者植入心室无导线起搏器,术后患者心率恢复正常,日常活动能力显著改善;国庆节后,心房无导线起搏器已正式上市,团队第一时间启动升级流程,结合患者前期手术情况、心脏腔室结构及电生理数据,精准规划心房起搏器植入路径与双器械协同方案。

微信图片_2025-10-16_155343_187.jpg

微信图片_2025-10-16_155321_131.jpg

10月10日手术当日,刘丽宏教授带领团队在影像引导下顺利完成心房无导线起搏器植入,并通过i2i模式实现心房与心室起搏器的无线精准配对,成功构建无导线DDD(房室顺序起搏)系统。术后即刻监测显示,房室起搏协同正常,关键参数均达理想标准,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次日即下床进行轻微活动。

团队攻坚:精准协作 护航技术突破落地 

刘丽宏教授、罗超医生、刘晓明医生组成的核心医疗团队,是此次全省首例升级治疗成功的核心支撑。从前期诊疗决策到最终手术实施,团队始终以循证医学为指导,层层把控关键环节:

首次诊疗时,在“应急治疗”与“长期获益”间找到平衡,制定科学的分阶段方案,既解决患者当下心率缓慢问题,又为后续生理起搏预留空间;

等待心房起搏器上市期间,持续跟踪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定期监测心脏功能与起搏器工作状态,为升级手术积累关键数据。

微信图片_2025-10-16_155324_873.jpg

此次全省首例由心室无导线起搏器升级双腔无导线起搏治疗的成功,不仅体现了鞍钢总医院心脏起搏团队的技术硬实力,更彰显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局限于即时治疗效果,而是从患者长期健康需求出发,结合医疗技术发展动态,制定个性化、前瞻性的诊疗方案。随着无导线起搏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后将为更多需生理起搏的心律失常患者,带来更微创、更优质的治疗选择。

未来,鞍钢总医院心血管病医院将持续深耕心律失常领域的技术创新与临床实践,加强团队在多器械协同、生理起搏优化等方面的能力建设,不断拓展心律失常精准治疗边界,为守护区域患者心血管健康、推动医疗技术进步贡献更多力量!

640

医学科普:新一代主动固定无导线心脏起搏器 

一、什么是心脏起搏器?

正常人心脏每分钟跳动60~100次,当心脏跳动受阻或不规则时,心脏无法泵出足够的血液满足全身需要,就会出现气短、乏力、头晕、心悸、晕厥等症状。此时,医生可能会建议您植入心脏起搏器。

640

心脏起搏器可以监测心率(速度)和心律(节奏),在检测到心脏不跳动或跳得太慢时,自动发出轻微的电流刺激,使心脏恢复有规律的跳动。它能缓解心律缓慢引起的头晕、疲劳等症状,大大改善生活质量并延长寿命。

二、无导线心脏起搏器简介

传统起搏器的植入,需要在锁骨下方开口,连接导线并将起搏器放在皮肤下。这可能导致囊袋血肿、感染、导线磨损或断裂等并发症,影响生活质量并增加治疗负担。

640 (1)

无导线起搏器是心脏起搏领域的最新发展,通过股静脉穿刺,将装置直接植入心腔内部。它通过微创手术提供新的治疗选择,减少疼痛、创伤和并发症,极大提升治疗体验与生活质量。

三、新一代主动固定无导线心脏起搏器简介

与传统起搏器相比,新一代主动固定无导线心脏起搏器具有以下优势: 电池寿命长:大容量电池,常用设置下寿命高达10余年,是现有同类无导线起搏器的2倍。

长期可取出:配备专用取出工具,电池耗竭需更换时,可安全顺利取出。 体积小、重量轻:体积仅1.2cc,为1号电池的三分之一,传统起搏器的十分之一,重量约1.8g。植入后几乎感觉不到存在。

640 (2)

无需导线与囊袋,减少并发症:消除了导线和囊袋相关的感染、断裂等风险。

微创手术,胸前无疤痕:通过大腿股静脉穿刺完成,创口小且隐蔽。

可升级为双腔系统:随着疾病进展,可再次植入心房无导线起搏器,实现双腔起搏。

四、如何植入无导线心脏起搏器?

手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类似拔牙前的麻醉),患者不会感到明显疼痛。

1. 医生在大腿根部切开一个小口,通过微创介入方式将起搏器送入心脏。

2. 在X光透视下确认位置并测试参数。

3. 回收植入工具,缝合切口。

整个过程通常不超过1小时,具体时长因人而异。

五、植入后的注意事项 

(1)术后当天: 术后将送往病房休息。腹股沟区域可能有轻微疼痛或压痛,但会逐渐消失。

(2)住院时间: 多数患者可于术后第二天出院。需留意伤口是否出现发热、疼痛、流液等异常,一旦出现应及时联系医生。

(3)定期复诊: 术后约1周回医院复查,评估恢复及起搏器工作情况。医生会使用程控仪调整参数,确保效果最佳。之后每3~6个月复诊一次,具体时间依医生建议。

(4)药物使用: 起搏器仅治疗心律问题,其他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仍需按医嘱服药。

(5)电池寿命: 电池寿命取决于起搏强度。电池不会突然停止,医生可在随访中检测电量并提前安排更换。

六、植入后对生活的影响 

Q:植入后能否正常生活?

可以。心脏泵血功能改善后,大多数患者可恢复正常工作与日常活动。

Q:饮食是否受影响?

起搏器不受饮食影响,但仍需保持健康饮食。

Q:会影响生育吗?

不会,起搏器不影响生育能力。

Q:还能坐飞机、过安检吗?

可以。起搏器患者可正常乘坐汽车、飞机、轮船、火车等。外出旅行请随身携带“起搏器植入卡”,过安检时主动出示并说明情况。

 

640 (3)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