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鞍钢集团公司总医院域名迁移由 https://www.agzyy.com.cn/index/index.asp 变更为 https://agzyy.umcare.cn
内容详情

如何防治心身疾病?

心语会客厅如何防治心身疾病

目前,来医院看病的很多人是因为一些躯体症状而来就诊的,但经过多次相关检查都难以检测出与躯体症状程度相吻合的客观阳性指标,那么,这些躯体现象是因为什么呢?躯体症状从何而来呢?很多人难以相信客观的检查指标,因为,他/她确实能感受到躯体的不适,并因此带来了很多担心和焦虑。人们往往因为不能确定的原因而苦恼和忧虑!岂不知,很多表现在躯体上的症状,其实是与心理有关的,或者,就是心理层面的问题,需要就诊的是心理科。

肠易激综合征

她,有近一年的时间里患有“肠易激综合征”,经常出现腹部不适、腹痛等症状,做过各种检查,经过多种治疗也不见好转,后来,消化内科的专家建议她到心理科看看,她虽然觉得自己没有精神类或心理疾病,但因为太苦恼了,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在丈夫的陪同下来到心理科,最初她来诊的目的并不是寻求“肠易激综合征”的病因和治疗,而只是想通过心理疏导让自己在面对这件事——不确定什么时候就会“坏肚子”——不要太焦虑!

然而,当了解了一些基本信息并和她一起探讨的时候,她突然意识到,好像在有些时刻——她对丈夫有不满的时候,她的胃肠症状就会明显,而在对丈夫满意的时候几乎没有出现过“坏肚子”的体验。他说:“还真是这样,但这些症状怎么会与和他的关系有关呢?”

我们无法对关系进行诊断,但很多陷在出了问题的关系里的人,会以身体症状的方式表达情绪。这类情况属于“心身疾病”的范畴。

心身疾病是指由心理社会因素引起的躯体生理机能或器质障碍的病理过程。根据应激源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可分为:心身反应、心身障碍和心身疾病。

心身反应:当一些应激源出现时,当事人所产生的一系列生理反应,比如一过性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血压上升等。

心身障碍:当应激源过强、或作用时间较长,使躯体机能发生变化,例如植物神经失调、内分泌功能紊乱等。

心身疾病:当应激源过强或作用较久,机体机能发生变化,并伴有器质性的病变,例如原发性高血压、消化性溃疡等。

 

 

 

 

 

常见的心身疾病:

1

循环

系统

原发性高血压、功能性早搏、神经性心绞痛……

2

呼吸

系统

支气管哮喘、神经性呼吸困难、神经性咳嗽……

3

消化

系统

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过敏性结肠炎、神经性厌食……

4

神经

系统

偏头痛、肌紧张性头痛、植物神经紊乱……

5

内分泌

系统

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肥胖症……

6

泌尿

系统

夜尿症、神经性尿频、儿童日间尿频症……

7

生殖

系统

月经不调、阳痿、早泄、不孕症……

8

骨骼肌肉

系统

全身性肌肉痛、类风湿性关节炎、痉挛性斜颈……

9

皮肤

神经性皮炎、荨麻疹、湿疹、过敏性皮炎……

10

耳鼻喉

过敏性鼻炎、耳鸣、晕车……

 

11

恶性

肿瘤

艾勒希德在其名著《心身医学》中,将癌症列入心身疾病,恶性肿瘤的发生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密切关系。

 

我们都知道心理和生理是相辅相成的,但有时候,我们却忽视了社会性因素也会造成心理和生理层面的疾病。所以,当一个或一些症状出现的时候,我们要从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层面去思考,也要从这三个层面来预防。

医学的最终目标是预防疾病和治疗病人。预防心身疾病,建议从以下几点来进行:

1.不断提升能力:比如提升情绪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应对压力的能力等;

2.建立和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增强机体的代谢和调节能力,包括健康的饮食习惯、规律的起居习惯和适当运动的习惯,等等;

3.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建立好的人际关系,并在社会接纳的法律和道德规范下行事;

4.不断觉察自己的状态,并进行反思,及时检验和修正自己不恰当的认知和行为,使自己处在一个良性发展的轨道上;

5.当突遇一些应激源并出现了心身反应和心身障碍的表现时,及早进行相应的处理,避免发展为疾病……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生活中会经常遇到一些超出我们自身能够在短时间内消化的应激反应所带来的困扰,这时候,经过个人的尝试和努力以及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仍然不能回归到正常生活及工作的轨道,建议到心理科来,借助心理专业技术的力量帮助自己快速回归健康的生活状态,最大程度地避免严重的代谢紊乱和不可逆性疾病的产生。

若患有心身疾病也不必过分担心,但要积极治疗,而且需要心、身同治,必要时需要多科室联合治疗。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