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从美国回来已是2月有余了,总想着写些东西与大家分享,无奈临床工作紧张又忙碌。轮转至急诊后,得以有些时间好好整理心绪,提笔篆书了!
首先得非常感谢院领导及科室领导对于我出国进修的大力支持,没有他们作为我的坚强后盾,我想我无法完成为期半年的学习。
在美国学习和生活期间,多少会对这个国家的医疗水平,人们的生活习惯及风土人情有个大概的了解。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意在与大家交流心得,以文会友,绝无炫耀,吹嘘之意;文中所写之事,也均为亲身经历,亲身感受。为了便于大家阅读,我将所写之事以关键词的形式列出,再详细解释。
机器人
此次学习的医院是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的医学中心。加州大学由十个分校组成,尔湾分校成立较晚,校园较新,但排名仅屈居于洛杉矶分校和伯克利分校之后,位列第三位。尔湾分校的医学中心位于橙县(orange county),与主校相距
先进的科技往往首先运用在军事和医疗上,防御强敌、治病强身这是一个国家对其人民的责任。机器人手术在我国的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高科技、新技术对于医疗的支持却是大势所趋和和众望所归的。
保险
首先得说美国并不是全民医保。其实是不是全民医保并不重要,因为富人并不需要所谓的医保,而对于穷人来说医保报销的比例才是关键的东西。举例来说,在美国,一个阑尾炎手术的治疗费用可以达到32000美元(是的,我没有打错,就是这么贵),而患者最后真正需要自付的费用是1000美元,在美国,医疗保险需要自己或雇主购买,种类极其繁多,涵盖的条款极其广泛。患者持有保险看病,保险公司付款给医院,医生治病或手术赚取保险费,保险公司、医生、患者三者构成一个利益链条。保险公司在美国是很主流并且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作为访问学者,我们是被要求购买保险的,可以在学校购买也可以自行购买。对于购买保险,我也颇有话说。出国前我在国内购买了保险,在学校做waiver(申请放弃购买保险)的时候却怎么都通不过,国内保险公司的人员与学校的相关人员沟通也不管用。原因是保险条款中英文太少,不能通过。所以不得已最初的三个月购买了学校的“高价”保险,一个季度729美元。但是中国人总是聪明并且勤俭的,对于30多岁,正值生命力最旺盛时期的我来说,无论如何也不愿享受每月千余元的保险带来的巨大“回报”。于是在下一个保险周期,果断选择了深受国内访问学者们“爱戴”的泰安保险(是美国的泰安不是泰康啊),同样一个季度,只要213美元,而且完全符合学校对于保险的要求。但是对于使用了这款保险的人来说,所受的待遇却与“高端”保险有着很大的差别,众多的限制条款让你在看病的时候防不胜防,如果不是擅长此类阅读或是极度无聊以在茫茫字海中寻找细微差别为毕生己任的人来说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完全了解保险中的全部内容的。但是你要看到的是对于这个极度崇尚自由的国家来说,打造N多款保险来供您选择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而已。记得第一次在subway(就是赛百味啦)点餐的经历,便是在数月之后的今日想来仍是心有余悸。从面包的选择,到各种不知名称或者说就是知道了名称也不知道什么味道的酱料再到各种蔬菜的选择,足以使一个刚刚踏上美国土地身体还在努力适应时差带来的生理反应的中国小伙儿头晕目眩。
上面的描述未免有些夸张了,但是细化到极致的选择却是不争的事实。自由有时候体现在更多的选择,更加精细的分工合作。细节决定成败,每个细节都有人去认真的完成,繁荣就不远了。
外科党支部:李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