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
世界总是很奇妙,看似矛盾的双方却总能被和谐地统一到一起。就像标榜自由的美国,自由却总能被限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再说说美国的医生吧,美国的医生分为住院医师
自由是可贵的,但是受到约束的自由才是真正可敬的自由,脱离了约束的自由就是混乱。突然间明白了小学时班级后面标语的含义,“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语言
初来乍到,语言确实是最大的障碍,自以为英语不错的我被结结实实地教育了一顿,小到点餐时服务员问你煎鸡蛋想怎么做,大到在医院与美国医生交流专业问题。感谢应试英语多年来不遗余力的培养,我在说话时总想着用各种定语从句修饰自己的句子,结果把老外弄得一头雾水。在连续数次提问,依然得到“I am sorry?”“say again?”“what?”的回答后,我终于败下阵来,脑海中突然回响出甄嬛传里的台词,“臣妾做不到啊!”。但是这种情况在三个月后有了好转,你会主动地模仿当地人说话的习惯去造句说话。渐渐地,我不再把自己当成外国人,别人好奇地盯着我看时,我也能欣然接受,不再抗拒和躲闪了。
适应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让你感到舒适,也让你堕落。就在三个月逐渐适应了当地的生活后,照片无情的暴露了我微凸的小腹,丰满的下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当你的皮带越系越宽松的时候,想一想生活是不是太安逸了。
American can wait(美国人可以等)
这是同为访问学者的韩国医生对美国人的评价。他叫朴金洲,是我遇到的第一个亚洲人。在我刚到美国的时候,他为期一年的访问行程已经接近尾声,科里让他负责接待我并在一些方面给我帮助,比如说带我去办理SSN(社会安全号码)。远在异乡,看到一个和自己长相相近的人,即使是韩国人说着语音极怪的烤肉味儿英语也觉得格外亲切。离开美国前的一天,他请科室的Pigazzi医生和他的住院医师们,当然还有我,吃烤肉——在美国当地能找到的最纯正的韩国烤肉。按照中国人的习惯,请人吃饭特别是尊贵的客人是一定要提前预定的,去了就吃,最好是包间,否则会被认为是准备不周和失礼。然而韩国人既没有预约更没有包间接待,我们一行8个人就这样在饭店外面足足等了近2个小时。于是我惴惴不安地问这样处理是不是不太好,韩国人说American can wait(美国人可以等),而且等待的人越多、时间越长表示饭店口味肯定是极好的。事实也充分证实了这一点,Pigazzi医生最后连带着冰碴儿的冷面汤都喝干了,可能也真的是饿坏了。American can wait这句话一直影响着我以这样的标准去观察美国人,结果也并没有让人失望。
等待是一种美德,为人提供便利是赢得夸赞的途径。在美国旅游区游览时你会发现,只要有景点一定有厕所,只要有厕所一定有厕纸。不要小看这一点,对人生理要求的尊重,其实是对人很大的尊重。这种得体的、高雅的、默默的尊重比大肆宣扬道德规范不知道要好多少倍。张宇的歌词不是唱了吗,你付出了几分,爱就圆满了几分。
此次美国之旅,还有很多收获,但也有遗憾。一是在美国交流期间是不让参与手术的,只是观察学习。二是手术中提出的问题,医院的老师无一例外的给予耐心细致的回答。但是却也无一例外的没有人主动回问一句你们医院或者你们中国是怎么做的。我深知以我目前的资历还不足以得到这样一句“奖励”般的问询,但我也深知单就手术技术这一项来说,美国人做的确实不咋的。以前的中国是闭关锁国的,我们自以为是,醉生梦死,结果是大家都知道的。可如今随着国人出国越来越普遍,交流越来越频繁,国外的东东已然不再那么神秘。而且美国也不是什么都好的,对于动辄大呼看病难、看病贵的中国人,不知道经历了动辄预约数月的手术、花费了动辄十余万美元的治疗费用后会是怎样的感想。现在的中国大有在各方面赶超之势,便捷就医,低价就医已是发展趋势,这样看来美国人倒不如中国人幸福。发展需要时间,回到医院后发觉医院在各个方面都在向着好的方向悄然改变着,我们与国外先进的差距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缩小。《海国图志》中有一句经典的句子叫“师夷长技以制夷”,我们是礼仪之邦,不想搞霸权主义,那还是“师夷长技以自强 ”吧!
外科党支部:李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