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80岁,是50年代的大学生,有着他那个时代鲜明的特点:节俭、刻板、寡言。父亲退休后一直工作着,所以家庭中第3代年幼时,父亲没有太多的帮助过。4年前女儿出生时,父亲延袭一贯的性格,只是偶尔过来看看外孙女。那还是女儿8个月左右时,父亲看到保姆用凉水拌绿豆糕给女儿充饥。他决定亲自带女儿,没有想到,这一带就是3年。
我在北京进修,接到姐姐的电话,父亲晚上从我家回家途中,被一辆摩托车撞飞10余米。待我回家后,父亲已经出院在家休养。先生、女儿和我回去看望老人家。父亲坐在客厅里,身体无大碍,只是戴着口罩。至始至终他拒绝抱女儿,自始至终他未言一语,只是母亲在讲述,至始至终他没有摘掉口罩。我们告辞了,父亲才开口:“早点回去休息吧,我没事。小甜甜我不能带了,等我好了再带吧”。我点头示意,我清楚了。我问他,为什么不能抱抱甜甜?在家为什么还戴口罩?父亲说:“抱甜甜怕把她吓着,我的脸摔破了所以戴上口罩,怕孩子吓着,怕孩子吓着,怕孩子吓着。”怕孩子吓着,老父亲说了3遍。我了解父亲的性格,他在强调他的想法。父亲痊愈后又开始帮我带孩子。女儿16个月上幼儿园时,幼儿园老师说,这孩子怎么不太会说话,是不是平常大人不怎么和她说话。我淡淡一笑没有回答。寡言的父亲陪伴女儿这8个月,正是女儿呀呀学语的时期。
父亲带女儿,祖孙俩就有了感情。常常在周末父亲主动去幼儿园接女儿。周末父亲就带女儿去小区的儿童乐园里玩。常常是早晨5、6点钟出发,傍晚5、6点钟回家。中午时分母亲做好饭送过去。每到周五,父亲午饭后就到幼儿园,隔着栅栏远远地不厌其烦地看着女儿玩,也在周五的上午,父亲便买好女儿爱吃的食物。周五是父亲购物日。有一天下班回家,保姆对我说小甜甜会唱《国际歌》、《国歌》、《东方红》等老歌,有板有眼,像个老学究。父亲陪她的时间里,会哼唱这些歌吧,我想。
4岁的女儿开始注重仪表了。她常常翻我的梳妆盒子,拿着我的发夹往自己的头上戴。每天早晨我6:30就从家出发了,送女儿去幼儿园的任务是由先生完成的。先生手笨,不会给年幼的女儿扎小辫,就拿起发夹,皮套让幼儿园老师帮忙。晚上下班时,女儿俏丽的花辫真是可人。周末时候父亲母亲一定给女儿扎起辫子。每到夏天,女儿就会起痱子,今年不例外,我已经看到了星星点点的发丝里的痱子,就在想如何对付痱子。一天晚上,先生出差,我带女儿去了发廊,我剪短了头发,女儿呢,则剃个光头。第二天早上,父亲来我家送女儿上幼儿园。父亲一开门,就有点生气的样子,不愠不火地扔了一句:“怎么剪头了?”。我说:“爸,好看吗?”。父亲说:“我说的是甜甜,怎么也给她留点头发呀。孩子那么喜欢小辫。哎!”。我身后穿着花裙子的女儿光光的头,像一个小和尚。父亲从兜里拿出一大袋五颜六色的花皮套,是他昨天刚刚为女儿买的。他说只好等明年吧。然后我看见的是4岁女儿大颗的泪和80岁父亲摇头的无奈。
80岁和4岁的故事还在继续着。母亲来电话说:“我们老两口一定好好锻炼身体,一定要坚持到甜甜初中毕业。甜甜弱小需要他们,他们也需要甜甜。每周末甜甜的到来就是他们的节日,每周他们最期盼周末的来临。看到甜甜大口地吃好吃好喝的,他们开心极了。所以小星你工作忙倒是好事啦。”
朴实的期盼,朴实的感情,朴实的人生。
内科党支部: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