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党支部开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关活动都是为了推动内科党支部所辖的内科、儿科、同仁堂中医院、内镜检查治疗中心、营养科的科学发展,促进科系之间、职工之间和谐发展的内在要求。我们内科党支部班子一致认识到,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关键在于把社会的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落实到我们临床工作的实处,转化为全支部党员和职工“病人至上”的共识和服务上水平的自党行动。从2014年3月开始,内科党支部开展了“以服务树形象打品牌、从服务赢市场创效益、服务水平提升年”的主题医德实践活动,围绕“实”字作文章,重在建设,务求实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们内科党支部现有职工220人,有病房12个仅400张病床,管辖内科、儿科、营养科、内镜检查治疗科、同仁堂鞍山中医院。60名共产党员,设置8个党小组,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达34人。
一、注意理论、重点弄清社会核心价值与核心利益的思考。
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是在价值群体中居于主导地位,引领社会思潮和集中体观意思形态本质的价值规范。它的形成有两个条件:一是反映社会基本制度的本质和核心利益;二是反映处于统治地位阶级的核心利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与资本主义核心价值根本不同。有人认为自由、民主、平等、人权是资本主义价值,其实不是它的根本原则是私有财产制度神圣不可侵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以往社会的核心价值不存在继承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要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核心利益。反映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全体人民的核心利益,它的基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它的利益主体是人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个字,其中心思想体现了人民至上、集体主义、富裕公平的原则。人民至上反映的是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它与以人为本是一致的。说到底就是以人民利益为最标准。人民享有知情权、参与权和最终决定权。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特有的核心价值。集体主义是从个人与集体关系说明的,它并不否认个人利益的独立性,不否认个人独立人格的培养,而是强调个人利益只有在集体中才能得到发展和保证。集体利益应该包括个人利益,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尖锐矛盾时、应提倡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集体主义的核心价值取向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发展,有利于每个个人合理利益的实现,也有利于人民当家作主地位的确立和巩固。富裕公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重要方面。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应该是一个物质和精神都富裕的社会。社会主义的富裕是与公平相结合的富裕,它应该使社会富裕成为全体成员能共同享受的成果。富裕和公平应该是统一不可分的。以往的社会都注重个人的幸福,在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构成中,幸福与和谐相结合,幸福源自和谐,和谐促进幸福,这种共同富裕的目标也是以往任何社会所没有的。
二、注意实践,激发广大医护人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在我们鞍钢总医院全体医护人员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医护人员中蕴藏着建设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巨大热情和创造力。在实践活动中,内科党支部大力褒扬病人至上、人文关怀、优秀服务病人提升年,把宣传各病房医护人员服务病人涌现出来的好人好事作为推动活动深入开展的重要手段。评选“优质服务明星”、“十佳护士”、“十佳护士长”、“内科平民偶像”、“内科郭明义”等。努力使全科医护人员、门诊的及住院病人从中感受他们身上体现的良好医德、爱岗情怀。进一步增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着力强化“病人至上、人文服务”的实践,提出“意在优质服务于病人,贵在医疗护理岗位上行”、“内化于心、外见于行”等目标,引领大家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平凡小事做起,在参与中弘扬特色社会主义主流价值,在“病人至上,优质服务提升年”中实践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积极回应病人的医疗或医德服务上的诉求,积极回应科内医护人员对社会、对医院、对科内的一切诉求。紧紧抓住职工群众意见比较集中、迫切希望解决的互助、诚信敬业要突出问题,引领职工在日常生活中乐于帮人,大兴互助之风,在工作岗位上敬业奉献,大兴敬业之风,在家庭生活中孝老敬老、大兴孝敬之风,在服务病人中细致周到,大兴一切为病人之风等,得到全支部医护人员的热烈响应。从开展服务作风年以来,内科党支部共收到表扬信4封,锦旗6面,医护人员为患者做好人好事据不完全统计达376次。
三、注重发动,形成各科系各部门联动的局面。
为全面提升鞍钢集团总医院服务社会,服务病人的工作水平,培养和践行社会的核心价值观,进一步提升全体职工的服务意识和医院的服务质量,院党委行政决定在全院职工中开展“以服务树形象打品牌、以服务赢市场创效益”服务水平提升年活动。并下发了鞍钢总医委发【2014】9号文件。内科党支部立即召开支部班子会,对服务水平提升年活动进行了部署。党支部决定结合总院党委9号文件精神在党内开展提升服务水平党员领航示范“三亮三比三评”活动,提升党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在活动中支部要求党员医护人员在为病人诊治服务全过程中率先亮出为病人服务的各项标准,采取佩戴党徽、发放服务卡和设立党员病房责任区、党员医护先锋岗、党员创新增效工程等,亮出党员身份。党支部开展活动的目的在于:1、强化服务意识,党员思想领航。在五月份党支部进行了一次强化服务意识为主题的党课,让党员牢固树立病人至上的观点,实现党员思想领航。2、提升服务能力、党员技术领航。各科系党员带头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掌握先进业务技能,带动本专业本科室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各党小组每季度要开展一次党员业务骨干示范流动活动。3、赢得病人满意,党员医德领航。牢固树立病人为中心,党员在病房、门诊工作中要带头做到思想上尊重病人,感情贴近病人,工作上为了病人。各党小组每半年在党员中开展一次党员岗位医德医风评签活动。内科工会在支部范围内开展了“全程优质服务、医疗护理百日零投诉科系”竞赛活动,从四月二十日起到七月底结束,按10:1比例评出活动中的“医德医风标兵”并给一定的奖励,科团支部在团员中开展了纪念“五四”青年节为病人服务做一件好事”的活动。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凝聚了主题医德实践活动的强大合力。
四、注重关怀,形成服务病人讲医德的正面效应。
关怀是医学美的灵魂,关怀是医护人员服务病人最常见形成之一,也是培养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手段。医护人员的工作任务是激起人们对美好的向往,让美与生活结合起来,以弥补病人生活中的缺陷。南丁格尔女士说:“要使千差万别的病人都能达到治疗和康复,医护者的关怀本身就是一项最精细的艺术。”门诊病人也需要关怀服务,首次来门诊病人同复诊病人心理活动有明显差异,面对陌生的门诊环境串流不息的人群大小不同的窗口,众多的诊室加上长短不一的排队等,病人的焦急心态将会加重。往往弄得病人手足无措、心烦意乱,这时候门诊病人就更需要的我们工作人员的关怀服务,哪怕是一个指点一声问好,都会增加病人的诊治信心。正确的分诊也有利于医生诊治,减少叫让病人在科室之间转来转去的现象发生。接诊安排要灵活,医护人员要视初诊、复诊、病情难易区别对待,合理安排。门诊医务人员有责任满足病人的要求,热情、耐心科学的解释。这种耐心的回答对病人的疾病治疗将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对刚住院的病人更需医护人员的关怀,要向病人说明所患的什么病、该病目前治疗进展情况的增强病人的康复信心,“既来之则安之”消除病人担忧、恐惧、思念工作和家庭等心理反应。护士要主动从关怀的角度亲切地与病人介绍有关住院规定、制度、使病人感到“医院就是家”.这样病人就会从内心对医护人员产生亲近感和依赖感、更好地配合医生护士的治疗。
内科党支部在鼓励和培养全科医护人员用关怀的言语和医术,对待病人的同时,也注意对医护人员的关怀,全面树立关爱服务标兵的导向,帮助激励全科医务人员给病人送关怀讲医德,对在活动中涌现出来先进典型,一是在精神上给予鼓励,授予荣誉称号,号召全科医护人员向他们学习,二是在工资奖金上给予同类人员高出上线的待遇,三是建立长效关怀的机制,党支部、工会、共青团要经常关怀典型培养和成长, 使新老典型及其家人生活有障碍有依靠有尊严,切实解决医德标兵的后顾之忧。
五、注重长远,构建医德医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长期战略任务,需要构建长效机制。同样,内科党支部抓实医德医风建设必须注重长远。首先,建立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医德医风建设体系。医德医风建设是各科系病房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医院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形成部分,党支部要求各科系主任必须重视医德医风教育工作,把它列入议事日程、制定计划、精心组织、定期进行多样化的医德医风教育。其次,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经常分析本病房各类医务人员遵守医务道德的情况,并针对医护人员在遵守医德规范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有的放失地采取各种形式进行教育,总结交流医德医风教育经验,推动这项工作不断深入。再次,对医德医风的好人好事及时表扬上传,对表现差的要帮助、教育,并把医务人员医德医风表现作为考核晋级、晋升、评选的主要依据,使医德医风教育扎扎实实开展下去。第四,科主任抓医法医风不但是分内的事,而且有许多方便条件,他们和病房、门诊的医护人员朝夕相处,情况熟悉,在业务工作实践中实行医术医德双带教、意义更大,我们内科党支部的实践证明,这是医德医风教育能否深入持久,卓有成效的重要得证。
总之,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就医院来讲,必须与医德医风建设有机融合,协调发展。把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全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要把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体现到各行各业上,在“实”字下功夫,从政治环境,体制环境,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给予有力支撑,形成培养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的强大合力。
内科党支部: 汤岳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