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语言不是蜜,但能粘住一切,不是磁,但能吸引一切”。对于医疗机构来说,掌握语言工具,有效地发挥它“粘和吸”的作用,尤为重要。语言艺术可以反映一名医生的情商,有效沟通也决定着良好医患关系的建立。精心设计闪耀着智慧火花的语言艺术,能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生动,化腐朽为神奇,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听一番好的话语,就像观赏一幅名画,令人心旷神怡;又如欣赏一首名曲,虽已曲终却余音在耳。
我们常有感触,医生热心的一句话往往就能解开患者内心的彷徨和无助,甚至能传递信心和能量,然而有时一句冷漠的话却能使其背上沉重的包袱或产生误解,导致医患矛盾的演变;因此,讲究语言艺术对建立良好医患关系是至关重要的,面对紧张的医疗环境,语言艺术也是自身保护的有力武器。我个人觉得要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物,富有新意;通俗简练,长短相宜,逻辑性强;幽默风趣,形象生动,有感染力。
讲究语言艺术,提高医疗工作质量,要端正对患者的根本态度,医疗工作者能否恰当的运用语言艺术,看起来是个方法问题,实质上是立场问题,即对患者的根本态度问题。发自内心的话语会给患者以真诚的感情触动;而违心的话语即使再华丽也会显得矫揉造作,甚至令患者心生反感。
坚持平等待人。尊重患者,态度诚恳,言辞得当,讲真话,讲实话。以领导自居,居高临下,只能盛气凌人,装腔作势。只有平等待人,才能消除医患之间的距离,形成“共识”,从而产生积极的作用。同样一句话,不同的人说出来效果可能会大不一样,所以,把好话说出好的效果来,首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放下架子,增强平意近人的意识,真正做到与患者“心贴心,心交心,心连心,心心相印”。
坚持以理服人。语言的力量在于说理,以理服人,可以使人心服口服;因此,我们更应注意掌握说理的技巧,在提出建议的同时应该讲清为什么?怎么办?为了使自己的语言真正有说服力和影响力,使患者真正心悦诚服地接受,我认为应该坚持从关心和爱护的立场出发,采取摆事实,讲道理,耐心指导的方式。
语言是素质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我们要想提高医疗工作的质量,除了要提高自身素质外,还必须结合工作实践,下大力认真研究语言这门艺术。实践证明,语言艺术精湛,往往能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妇产科党支部:朱凤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