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鞍钢总医院骨科主任陈林林
采访陈林林是件很困难的事情,他很忙,忙得超乎我的想象。好不容易约好时间,可是交谈过程中却总是被来访的患者打断。这是我第二次采访他,上次是2011年,他被命名为鞍山市劳动模范,这次则是他荣获“第十二届鞍山市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他今年46岁,在骨科专业从事临床和科研二十多年,取得了令人赞佩的医疗成绩和学术成果,也收获了数不清的各种荣誉。
1991年,陈林林毕业于大连医科大学,被分配到当时的鞍钢铁东医院骨科。随后,他又到二军大附属长征医院、北京大学附属一院、二院以及美国加州医学院等多家骨科权威医院进修。高端深造为他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近几年,在陈林林带领下,鞍钢总医院骨科主要致力于各种脊柱疾患和关节疾患方面的研究和治疗。
陈林林先后在全市率先开展经皮切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症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颈1.2椎弓根钉固定、腰椎管扩大减压椎间植骨融合、三间隙颈椎间盘置换等手术,这些难度较高的医疗手段都填补了鞍山地区的技术空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仅脊柱手术,他个人完成量每年就多达300多例,患者覆盖面从鞍山周边的海台岫、营口、大石桥等城乡一直达到内蒙古地区。
在骨科手术方面,脊柱外科手术难度最大,被业界看作是骨科领域的“皇冠”,而脊柱侧弯手术更因风险极高而被视为这顶皇冠上最耀眼的一颗钻石。为解决脊柱疾患的顶级顽症——脊柱肿瘤和脊柱侧弯,陈林林和同事们一道迎难而上,总结出一整套先进科学、实用可行的治疗方案,对不同的病人分别进行个体化、阶梯式治疗,采用一系列安全、简单、针对性强的治疗方法,让驼背、侧弯患者从此挺直了脊梁。
“德不近佛者不可为医,才不近仙者不可为医。”陈林林不信佛,不敬仙,但却在心里牢牢铭记着这两句话。他对医德医风有一种近乎洁癖的追求,时刻要求自己树立高尚、仁爱的医德,努力成为仁心仁术的典范。前年,陈林林遇到一个号称“齐大山第一穷”的患者,双侧股骨头坏死,生活不能自理。之前听人说北京不开刀就能治,结果把以前攒的三四万元都搭了进去,不但没治好,还越来越重了。陈林林细心了解患者的情况,他和同事们捐助一些,再加上社会上的救助,才凑足手术费。术后,患者很快就能下床走路了。
陈林林说:“金碑银碑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医生的医术医德医风怎么样,往往通过老百姓的口口相传更让人信服。”
去年3月份,一位家住辽阳的17岁小姑娘在家人的陪同下慕名找到陈林林,小姑娘的脊柱呈双侧弯曲的“S”型,不但影响美观,而且使得胸腔受挤压、腹腔和骨盆腔的容积量减小,严重影响内脏的发育。为了治病,家人带她先后去过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得到的答复都是无法治愈。陈林林说:“第一次见到这个小姑娘,我发现她内向不愿意说话,而且面色苍白,很是让人揪心。”陈林林深知这是一种很难根治的顽疾,但如果不治疗,势必影响小姑娘的一生。但接下这例手术,不仅仅是院里,就是他自己也要承担很大风险。但医生救死扶伤的神圣天职,让他决心接下这项手术。他说:“作为医生,没有什么比看到患者经过自己的治疗重新获得生的希望而感到快乐的事情。”为了给手术增加更多的把握,他和同事们详细研究病例,精心准备治疗方案。如今,小姑娘从外表上根本看不出来她曾经是个严重的脊椎病病人,久违的笑容又绽放在她的脸上。那一瞬间,陈林林觉得自己所有的付出都值了。
像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陈林林信奉明代大哲学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他把这四个字作为自己的从医准则,几十年里,他努力实践着精医、重德、博爱、奋进这个目标。这不仅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选择、一种忠诚、一种挑战、一种宣言,也是支撑他奋力前行的人生动力。
鞍钢日报:邱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