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父母带孩子来看病,有的焦急,有的无奈,有的很生气,有的很迷茫,也有的会很自责……自责的父母会认为孩子现在的样子都是因为自己没有照顾好孩子造成的;也有一些“孩子”——尽管有的“孩子”已经成年,认为自己的心理问题或精神疾病是父母或其他照顾者的不正确对待造成的;还有一些心理学的初学者,也会认为孩子的一些问题是由于父母或养护者的失职造成的。
毫无疑问,一些恶劣的育儿方式是应该受到谴责的,尤其是对孩子造成创伤性体验的行为。但尽管如此,我想说的是,从系统的视角和发展的眼光来看,也许需要看到父母在他们的成长历程中和在他们的成年生活环境中所面临的挑战。对父母一味谴责是一种特别简单化的甚至是粗暴的方式,往往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起到副作用,使父母更加陷入一种低能量当中,而无法以好的状态投入到帮助孩子走出心理困境的任务之中,甚至会使父母也陷入心理困境中而无法自拔。
所有的父母都是想做一个好父母的,然而现实中很多人并不懂得如何做一个好父母——这是认知层面的事情;或者知道而做不到——这是能力层面的事情。众所周知,如何做父母的知识和技能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父母进行学习、探索和实践的。
也许父母最该做的不是当孩子出现一些问题后不停地进行自我谴责,而是虚心学习,主动求治,全力合作。有时候,一些“危”的出现正是“机”的到来,不拖延,正确面对,积极治疗,往往收获的不仅仅是危机得到了处理,更能收获如何以更好的方式去迎接未来的挑战。这一点,一些父母就做得很好,他们会为如何能更好地教育孩子来进行咨询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