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享
近日,鞍钢总医院消化内科收治了一位高龄患者,该患者服用中药后,出现上腹胀伴随恶心、乏力、厌食等症状,逐渐出现皮肤、巩膜黄染,后黄染逐渐加重,进食后腹胀明显,伴尿色较深。于外院行腹部CT检查提示肝内胆管扩张,胆道梗阻。MRCP检查提示:胆总管结石,胆管扩张。谷草转氨酶:928,总胆红素:147,直接胆红素:109,CA199:607。
正常情况,人体的转氨酶值应在40以下,突然升高说明肝脏有炎症,这可能是胆管系统出现损伤后引起。如果胆道梗阻,说明有东西把它堵住了,可能是结石或息肉,也可能是癌。MRCP提示是结石,但为什么CT却没有看到结石呢?如果是结石,为什么反应肿瘤指标的CA199会高出正常值15倍呢?
以前为搞清胆管里的情况,医生需要开腹探查。后来有了腹腔镜技术,不用再“开膛破肚”,但需要在肚子上打3个洞,才能看清胆管里的情况——无论哪种,对于患者的创伤很大。而这一次,消化内科乔强主任给该患者推荐了一个无创检查:电子胰胆管镜,也就是eyeMax技术。
这项检查是通过内镜孔道进入,与胃镜相似。首先探头从口腔通过食管,先通过第一道门,也就是食管和胃的连接处“贲门”,进入胃部;接着探头穿过整个胃腔,通过第二道门,也就是胃和十二指肠连接处“幽门”,进入十二指肠;最后探头穿过十二指肠处,来到“十二指肠乳头”处,也就是十二指肠和胆管连接处,通过这第三道门后,探头顺利进入胆管,医生便能对对胆管的情况一览无余。
乔强主任介绍到:该检查没有应用前,为了取出胆管里的组织做病理,医生需要在X线引导下盲取、或者用细胞刷盲刷、或者就是收集大量胆汁做病理分析——无论哪一种,都存在“漏诊”的风险,所以临床上胆管癌的诊断率特别低,多亏了这项检查才帮该患者明确诊断。
医疗科普
“eyeMax”技术,为不明原因胆道狭窄提供了有力武器。
“eyeMax”是一种超细的软式胆道内窥镜,借助于ERCP技术,通过内镜孔道,将胆道镜置入胆道内进行直视检查及相关治疗,可发现可疑病变后进行定位获取病理。
该技术的优势包括:
1.对于鉴别困难的胆道狭窄患者,能够直视下获取病理,明确诊断,避免将良性狭窄作为恶性疾病进行手术。
2.对于胆总管内巨大、多发的结石,可通过胰胆管镜进行激光碎石、取石,避免外科手术损伤胆管。
随着医学的发展,越来越精密的医学器械被研发使用,内镜医师的技术手段也越来越完善。鞍钢总医院消化内科团队,通过更微创、更高效、更便捷的方式,尽心尽力为您的健康保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