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60多年历史的鞍钢劳动卫生研究所,只有不断研究,才能对得起这个称号,只有创新才有活力,才有强大的生命力。即将走进“夕阳红”的我,把我的点滴所为赋予笔端,给新人以启示,抛砖引玉、产生创作的灵感,为劳研所发展贡献力量,回馈我工作的这片热土。
创新的灵感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工作。2007年的一天,原所长对我说:“无论级别的高低,创新在自己的脑子里,发挥你爱动脑筋的特长……”于是我有了创作的动力。工作中我发现心电图操作用的是普通刷油的小刷子,不能储存水分且容易滴落在体检者的身上。看到孩子画画用的彩色水笔,我有了想法并付诸行动:去掉笔头,用笔体和海绵或者用冰果棍儿和海绵制成一种“心电图连续操作电极涂抹刷”,同时申报了国家专利。现在我所体检时还在应用,这项专利的应用为所里也节约了成本。
在负责门诊工作期间,有许多中毒患者来开药。平均年龄70多岁,语言表达困难。我整理孩子儿时的物品“撕不坏”时,有了灵感,发明了一种“便携式看图识药窗”,这样提高工作效率两倍。日常工作中,因职业病患者年纪大,许多患者经常把就医本、医疗卡遗忘在公交车上、家里等地方。这种状况多次发生。为杜绝这个问题我发明了一种“职业病患者就医用卡夹”和“便携式医保卡袋”,患者丢卡现象大大降低了。
2014年底我又回到体检科工作。体检高峰时,大批的体检者采集尿样标本,又逢早春二月人们穿着厚厚的外衣,如厕不变,采集尿样的试管、尿杯以及散落外面的尿液到处都是。我突发奇想,能否发明一种装置放在厕所的角落,高度适宜,即避免厚厚的外衣刮碰,有利于尿样的采集放置,又可以腾出手整理衣服裤子。想解决这个问题的想法萦绕在我的脑海里,徘徊不去。当天后半夜3点我爬起来完成了一种“体检用尿杯垫装置”的专利交底书。在工作中我发现B超医生在体检人多时,由于劳动强度大累的挤不动耦合剂的瓶子,造成部分耦合剂残留。无论是谁都不可能一点都不残留,更何况医生干到最后,手都没有劲了。对同行工作的理解和节约意识促使我又发明了一种“收集残留B超耦合剂的勺子”的专利。迄今为止我已经发明了6个专利,有我署名的专利已达12个。
劳研所这片热土人杰地灵,吸引来许多新时代有志向的大学生、研究生,希望劳研所的精英们发挥您的“最强大脑”,奉献劳研,服务社会,实现你的梦想!
劳研所孙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