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鞍钢集团公司总医院域名迁移由 https://www.agzyy.com.cn/index/index.asp 变更为 https://agzyy.umcare.cn
内容详情

努力建设服务型党支部 是我们全面实现内科2015年目标任务的坚强保证

鞍钢集团总医院首次党代会报告提出:总医院经重组整合,正站在转型发展的新起点,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努力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服务型党组织,成为坚强的政治领导核心。这是鞍钢集团总医院党委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以及鞍钢集团公司首次党代会精神,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对加强基层党支部工作提出的新课题、新要求。去年以来,我们内科党支部领导班子认真学习贯彻总医院首次党代会精神,紧密结合2014年取得的工作成就与工作报告,通过讨论党委书记宋家辰同志在2015年医院政治工作会议上工作报告以及耿树刚院长在首届职代会的行政工作报告,更新理念,改进作风,积极探索,创建服务型党支部的新途径,引领干部员工凝心聚力,率先发展,为建设国内知名的企业样板医院,为全面实现我们内科的2015年目标任务提供了坚强保证。

一、转变观念,切实保证医护人员主体地位,是建设服务型内科党支部的工作核心。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内科建设服务型党支部必须牢牢抓住“服务医护人员”这个“牛鼻子”,把党支部工作重心转到服务于内科的发展、服务于内科的民生、服务于内科医护人员上来,使“服务”成为内科党支部党建工作最鲜明、最突出的主题。一是党支部牢固树立“依靠员工做强内科,做强内科为了员工”的发展理念,是突出医务人员主体地位和惠及员工的根本要求。全心全意依靠员工办好医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几十年来国有企业医院不断发展的成功经验。我们再次深深感受到,鞍钢总医院内科能够经受住各种考验,战胜各种困难,发展成今天这样大内科的局面,最关键的还是要依靠广大医护人员的智慧和力量。在集团总医院第一次党代会报告中,宋家辰书记也明确提出,到2020年,员工收入要比2010年翻一番。这正说明,鞍钢总医院坚持把医院发展红利及时惠及广大员工。尤其是在2010年以来,总医院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增收节支,实现盈利,我们总医院员工工资收入也实现了连续5年的较大幅度的增长。二是党支部牢固树立“服务员工、服务发展”的党建理念,是提高党支部服务型水平的根本途径。党支部肩负着为了广大医护人员服务的直接责任,只有切实提高服务质量、拓展服务内容。提升服务水平,才会赢得内科员工认可。坚持工作重心下移,注重改进工作作风。强化“支部班子成员为病房班组服务,党员为员工服务”;“心里想着员工、身子扎到病房”;“感情上亲近员工、工作上依靠员工、利益上为了员工”等人文理念。内科党支部要求全体党员和干部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切实提高对医护人员主体地位重要性的认识,摆脱思维定势的束缚,实现思想观念的转变,把尊重和保证医护人员的主体地位放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始终将绝大多数医护人员接受不接受、赞成不赞成、欢迎不欢迎、满意不满意作为党支部谋划工作和党建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并为此不遗余力,这是我们建设服务型内科党支部的工作核心。

二、深入调研,超前介入医护人员关注的焦点问题,是建设服务型内科党支部的工作关键。

党支部服务员工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做好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想有的放矢唯有把各类医护人员的具体情况摸清摸透,才能做到超前介入医护人员关注的焦点问题。必须要在“知情”上下功夫。我们采取深入调研法、征求意见达到“知情”。内科党支部现辖职工达264名、17个病房、门诊、一个同仁堂中医院,管辖范围较广,下设了9个党小组、18名付科级以上干部,病房、门诊患者诊疗任务重。党支部班子成员带头深入调研,党支部委员内科主任刘红梅下到肾内病房、血透室;党支部委员内科付主任李伯帆下到消化病房;党支部委员儿科主任张昊下到儿科门诊以及病房;党支部委员科护士长姜海燕下到血液风湿、肿瘤、介入等病房;党支部书记汤岳群下到内科门诊、呼吸、内分泌、内镜中心、中医院。听取一线医护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并带头参加所在党小组的组织生活。在征求意见范围上做到了全覆盖、无遗漏。全支部共征集医护人员方方面面意见、建议34条。目前已解决整改了26项,其余8项正在整改中。其中2项可以说是当前医护人员最为关注的焦点问题:派遣制护士转正问题。医院决定在4月份转正40%派遣制护士110名,现在全支部17个病房科室有91名护士符合转正条件,个个都想转正,有的同志担心院里、科里是否会公平、公正,有的同志对父母是鞍钢职工在总分上加10分感到疑问不解,为什么爱人是鞍钢职工就不加分呢?有的同志想利用年休假看书准备考试。新报到的研究生分到病房立即顶人用。按规定轮留其它病房实习一年困难。新员工本身也想轮转各科系病房实习,人力资源部也是这么要求的,其原因就现病房科系医生太少。有的系主任还在值夜班。党支部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决定融入到中间去做工作,立即和行政主任研究对策,专题召开了护士长以上干部会议,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党支部要求每个病房主任、护士长要逐个找符合条件有护士谈话,讲清转正的条件、程序,保证做到、公正进行考试、考核,规范化地进行各病房的民主评议。对研究生轮转实习问题,采取了坚决执行院里的轮转科室实习的制度,但在实习时间上可以采取前后移动的做法,既保证了新职工综合素质提高也缓解了病房暂时医生紧张的问题。就这样党支部通过调研,进一步了解员工最关注什么、最需要什么、最喜欢什么、最担心什么、最厌恶什么,找准问题和症结所在,解决问题要更加贴近实际、贴近职工、贴近生活,解决问题的方法更具有群众性、针对性、操作性、实效性这一解决问题的过程,恰如中医大夫为患者治病前先把脉一样,通过“望闻问切”,为准确病情,恰当开具处方提供依据、打下基础,这是我们建设服务型内科党支部的工作关键。

三、有的放矢,做好医护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这是建设服务型内科党支部的工作前提。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支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穿内科各项工作的灵魂,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关注医护人员的需求,想医护人员所想、急医护人员所急、帮医护人员所需、解医护人员所难,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振奋精神、化解矛盾、理顺情绪、鼓舞士气的重要作用,为总医院大内科未来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一是讲清“小道理”为医护人员解疑释惑。小道理就是做人、做事的道理。一方面,小道理具体,能够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小道理实在,能够拉近党支部与医护人员之间的距离,使员工信服并产生共鸣。儿科近几年经济效益下滑,职工收入也受影响,偶尔只能开80%的工资,少数职工认为天天同样上班,科室效益不好是医疗市场大气候造成的,工资下降,心中不服开始闹情绪。面对这种情况,内科支委一班人同儿科领导分片到儿科每个班组与医护人员面对面、心对心地交流,讲清“大河无水小河干”、“我靠医院生存、医院靠我发展”这些通俗易懂的小道理,同时在儿科也实行医生工作量考核到个人的改革措施。使医护人员消除思想上的疑虑,实现了儿科内薪酬改革的平稳过渡。

二是做好“小事情”为医护人员排忧解难。这里所说的小事情是指病房医护人员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实践中,内科党支部变等门上言为主动下访,2015年党支部庆“七一”期间开展了“进员工家门、知员工家情、解员工家难、暖员工人心”党员大走访活动。重点走访了科室内先进模范人物、病房技术骨干和护士长、患病住院生活困难的医护人员。在走访中内科领导把获奖荣誉证书送到先进职工家中,鼓励其继续努力工作,对患病和生活职工走访中多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困难程度,改变了过去临床科室没有太困难的职工的观点,加大帮扶力度。党支部班子成员与住院患绝症、生活确实困难的职工结成“一帮一”对子。刘红梅主任与肾内血透护士长(患乳腺癌)牛月芝、汤岳群书记与内分泌病房主管护师何影(爱人患白血病,儿子上初中)、张昊主任与儿门主管护师钱宁(爱人病逝,女儿上高中)。为了随时掌握患病职工和生活困难的情况,党支部建立了特情动态库,做好帮扶工作。

三是解决“小问题”,为医护人员化解矛盾。大问题往往是小问题积累演变而来的。为避免小问题“发酵”,内科党支部深入临床一线联系实际解决问题。2014年入秋以来,在科室护理队伍中经常低声议论:“专业考试达不到80分,真罚交钱”的话题。经了解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内科对新近10年入院的护士进行护理专业理论知识考试,并规定达不到80分考生要自己交罚款金100~300元不等,然后再拿此罚金来奖励80分以上考生,第一轮考试下来受罚的护士就达20多个,罚金就达几千元。这件事情在护理人员中反响很大,受罚的护士敢怒不敢言。党支部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及时与主任沟通,认为抓护理人员专业水平提高是正确,对少数护士不重视考试进行罚处也是正确的,只是方式方法不当而易。后来改为科内举行护士理论专业考试,一般为三个月考一次,对确实不重视专业考试,分数实在低的(后三名)考试高的(前三名)进行处罚和奖励,均由内科科务会讨论处罚款从每月工资中执行,改正了直接交现金的做法。

四是宣传“小典型”为医护人员传递正能量。小典型是指在职工身边的事迹信得过,形象立得住的普通医护人员。宣传小典型有助于增强内科医护人员的主人翁意识,让医护人员信服并易于学习,因此从2014年开始内科党支部精心设计了“月科系自评、季支部讲评、年度院总评”内科典型培育活动。即每月内科各科系评选出一名典型,党支部每季度对各病房每月自评出来的先进典型摘优进行在全科大会上进行讲评。每个科系病房均设计产生一名兼职的宣传报道员。由这宣传报道员把每季度评出的先进典型用书面的形式向党支部报告,并在《医苑》上刊登其事迹,年终由全科医护人员海选出各类典型,并号召全科医护人员向他们学习。

五是开展“小活动”,为医护人员营造温馨快乐的氛围。小活动的生命力在于灵活,因地制宜,能够提振士气,鼓舞干劲。内科党支部把丰富广大医护人员的业余文化生活,作为提升素质、打造大内科特色群体文化的有效途径。去年以来多次举办趣味运动会、乒乓球、羽毛球、诗歌朗诵、周末度假等文体活动,使医护人员在各项活动中体验团结协作的乐趣,积极引导医护人员将对各项活动的喜爱之情转化为对门诊、病房工作的热爱。同时,要求科工会、团支部成立业余活动兴趣小组,在骨干成员的带领下,员工相约相聚,以身心健康、兴趣爱好为导向,有组织地开展游千山、时装表演等活动,使医护人员在病房工作之余放松身心、陶冶了情操。这是我们建设服务型内科党支部的工作前提。

四、创新发展,建立服务医护人员长效机制,是建设服务型内科党支部的工作保证。

首先,建立医护人员思想调研掌控机制,把医护人员的思想动向,将矛盾消除在源头。能否及时了解医护人员的所思、所想、所盼,是依靠员工提升科室管理水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支部有效建立了员工思想信息汇集反映机制,员工思想情绪掌控预警机制,员工心理调节平衡机制,解决问题效果评估反馈机制,解决员工关注的热点与焦点问题。其次,建立上情下达、下情上报的沟通机制,做好与员工之间的良好互动。科务公开是医院科室管理进步的标志,是员工参与管理的有效途径。党支部班子成员和全支部党员副科级以上干部都有病房、班级以及困难员工联系点。再次,建立医务人员思想问题根源追究机制,查找员工关注的热点问题发生的深层次原因,从根本上消除问题所在。第四,建立员工关怀机制,努力为员工多办实事、好事。党支部在建设服务型党组织的过程中,本着有利于维护医护人员稳定、有利于促进科室和谐、有利于服务医护人员的原则,创新思维、大胆实践,大力倡导“临床工作法”,即调研发动、掌握情况、解决问题、落实工作、融洽感情在临床。党支部积极探索和建立服务病房、服务医护人员的长效机制。党支部在工作实践必须做到领导方法上由行政命令向教育引导转变;管理方式上由单项党建管理向综合服务转变;工作方法上由“堵住”向“疏导”转变;力量配备上由单一党组织向党、政、工、团齐抓共管转变。把总院大内科营造成和谐文明、员工奋发有为的医疗环境,这是我们建设服务型内科党支部的工作保证。

2015年,面对总院对内科提出的总收入、纯利润分别同比提高8%10%的要求,以及前所未有高标准、优质服务患者的严要求,内科党支部有决心在服务病房、服务员工、服务患者的前提下,开展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团结和带动广大医护人员勇挑重担、一往直前,为坚决完成内科2015年医疗经营任务而提供坚强的保证。

                      

内科党支部  汤岳群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