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佳护士急诊科护士范佳佳先进事迹
范佳佳,中共党员,2003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护理系,在鞍钢总医院急诊科工作至今已十余年。通过不断的学习和临床实践,她已经成长为一位知识扎实、技术过硬、严谨求实、责任心强、能够独挡一面的优秀护士。
急诊科是临床第一线,这里每天都要接待上百名各种各样的患者,例如酒后胡言乱语的,剧烈呕吐的,便秘需要灌肠的,全身血淋淋的,生命垂危的,一个处理不好就会惹来无限的麻烦,所以很多人都不愿意在急诊科工作,她却在急诊科一干就是十余年,虽然有时偷偷落泪,但是始终无怨无悔。急诊科患者复杂多变,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很多,她就利用休息的时间勤学苦练,向有经验的医生护士请教,在模拟人身上反复练习心肺复苏、洗胃等急救技术,终于掌握各种抢救药品的药理作用、适应症、禁忌症,练就了过硬的急救操作技术,为成功地抢救危重病人打下良好的基础,成为急诊科的一名业务骨干。
去年9月清晨,某医院护士因女儿感冒、咽喉疼痛、鼻塞、咳嗽,在家自行静点青霉素,约15分钟后突发全身发胀、发红、胸闷、头晕、肌肉痉挛等症状,且来势凶猛,自知是青霉素过敏反应,立即赶往鞍钢总院急诊科,冲进抢救室就对护士喊:“来人呀!不行了!快救救我女儿,她点青霉素过敏了,我也要不行了,你们快!快!”只见患者面色苍白、大汗淋漓、脉搏细数、血压60/50毫米汞柱,心率138次/分。因患者休克,血压极低,开通静脉通路时,用大号针头难以成功穿刺静脉,小号针头又满足不了快速补液的要求。而深静脉穿刺比较费时间,不是立刻就能成功的。正当医生考虑进行深静脉穿刺时,范佳佳成功的用最大号的静脉穿刺针头开通静脉通路,解决了迅速补液的问题。范佳佳还安慰患者及其家属,解除其紧张情绪,避免了因过度换气而使病情加重。经过抗过敏、静脉补液等急救处理后,患者病情逐渐稳定,血压上升,过敏症状得到改善。当家属知道孩子脱离生命危险时,对范佳佳感激涕零,谢谢她救了女儿一命。
铃!铃!铃!听急诊120出诊急救的铃声又响起。“车祸,患者2名,病情不详。”120指挥中心要求马上赶往现场!她与出诊的团队立即出发,赶到现场,现场惨烈,患者的车已经严重变形,马路上全是玻璃残渣,一不小心,就会受伤,肇事车辆周围还有汽油泄漏。患者说话气喘,无法活动,家属联系不上。她也明白自己应该脱离危险环境,等待警察到来,但是患者的病情不容时间等待,她毅然的冒着肇事车可能出现爆炸的危险,把车门撞开把患者搬运到安全地带并护送到医院,患者说是外地的,身上没有带多钱,连120费用都不够,家属正往鞍山的路上。范佳佳护士立即启用绿色通道,陪同患者做完相应的检查,最终送往病房。回到科室,连水都没有喝一口,又投入到下一个的抢救。第二天,车祸的家属特地上急诊来找她,主动的把120的费用补上,还要往她的衣服里塞红包,她却说这是我们的职责,这钱你给患者买点营养品吧!就算你没有来结账,该救我们还得救,生命高于一切!请尊重我们医务人员的职业操守。这是我们最大的愿望。家属感动的对她说,我们如果看病,一辈子只上你们鞍钢总院。
多年来, 一幕幕让人心痛或感动的情感洗礼让她深深懂得, 作为一名白衣天使, 必须要有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要有良好的技术水平,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严密的组织纪律性和对病患大公无私的关爱。在工作中,勤奋细心地做好每一项护理工作,在急诊这个紧张与忙碌互相交织的舞台,汗水与泪水不断流淌的战场,她这个白衣战士既是导演又是演员,每天都重复着不同的故事,但在她心中时时刻刻都有一个情结,那就是让这里的故事少一些叹息,多一些温馨;少一些悲痛,多一些感动,愿天下人永远健康。为此她愿一生奉献于护理事业,无愧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