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鞍钢集团公司总医院域名迁移由 https://www.agzyy.com.cn/index/index.asp 变更为 https://agzyy.umcare.cn
内容详情

我愿做患者生命的保护神

      ——唐丽萍同志先进事迹

夜幕轻轻地降临了,冬日的夜晚是如此寒冷和静谧,而监护室内的灯光却耀眼夺目,我正在为一名呼吸衰竭的病人做气管插管,我娴熟地用喉镜挑开气道,插入气管插管,接上呼吸机,随着病人的口唇逐渐红润,我也松了口气。这样的工作对于我来说,再平常不过了。

我毕业于湖南医科大学,1994年分配到鞍钢集团总医院ICU,从我步入ICU的那一天起,我就被各种先进的监护仪、呼吸机、血滤机等所吸引,并深深地热爱上这份救死扶伤的危重病救治工作。16年来我抓住各种机会努力学习,并于97年申请去北京协和医院进修,终于掌握了全面的危重病医学知识及各种急救技术,秉着一股决不放弃的信念,全心全意地投入到为患者的医疗救治中。我积极要求进步,于2007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ICU的患者多是各科转入的危重病人,濒临死亡,此时每一个积极的救治工作和正确的治疗决策都决定着患者的预后,在与病魔抗衡的过程中,医生坚持的信念就是治疗成功的基石。因此从医以来我时刻坚守医生的职责,只要病房有患者急救不论是星期天还是节假日我随叫随到从不耽误,记得一位老年男性患者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度呼吸衰竭转入ICU,他左肺为毁损肺,功能几乎丧失,这种病人救治成功的希望非常渺茫,我没有放弃,没有退缩,利用所有可以利用的医疗设施和技术力量,为患者制定了周密的诊疗计划。早期积极的呼吸支持挽救了患者的生命,但后期能否顺利脱离呼吸机并成功转出ICU成为治疗的主要矛盾,若不能转出,则患者早晚会因为呼吸机依赖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而死亡。我除了每天白天安排日常的治疗工作外,夜里还查找相关的最新治疗动态,寻找自身的不足之处,反复多次请省城及北京的专家会诊,常常等待专家会诊到深夜,专家走后,还亲自将会诊意见落实到每一步具体的工作中,认真监督执行,观察疗效,并随时电话请教专家。有时值班医生遇到疑难时,我亦能从家中赶到医院,直到病情稳定后方才回家。经过近3个月的艰辛努力,实践了最新的治疗理论---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度呼吸衰竭在临床的应用,终于将患者从死神手中拉了回来,患者逐渐脱机,拔出气管切开套管,伤口愈合,康复出院了。就是这样,一个个奇迹在我管理的病人中发生,大面积脑干出血、脑干损伤、多脏器功能不全......他们均顺利地转出ICU,康复出院。

一天深夜,急诊突然推进来一位车肇事头外伤的病人,没有家属,无法办理入院手续,可病人急需查头CT及呼吸支持,我立即垫付押金并陪同做了CT检查,CT示脑挫裂伤,需要手术,我争分夺秒,气管插管,呼吸支持,请来脑外科主任手术治疗,及时挽救了患者的生命。次日,病人家属赶到医院知道此事,千恩万谢,我只是笑笑,说,这是应该做的。

作为ICU唯一一名女医生,也是丈夫手心的宝,是女儿心中的依靠,是父亲最大的牵挂,我也有七情六欲,也想在节假日依偎在丈夫的肩头拉着女儿的手去游园,也想在父母的身边尽女儿的孝心,可是多少回节假日的重大抢救都有我在“冲锋陷阵”。当一个个垂死的生命经过我柔弱的双手起死回生时,当一个个家属感激地流着喜泪时,我却拖着疲惫的身躯,成就感十足地悄悄离开。

除了做好医疗工作,我还肩负着ICU的教学工作,常常在忙碌了一夜后,又迎来新的一天的工作:修改医嘱、陪同重患做检查、参加急症抢救等,忙到中午,稍事休息,又要开始下午的年轻医师的技能培训工作。当工作结束后,我坐在回家的公共汽车上,连眼皮都睁不开了。尽管如此,我觉得虽苦犹甜,生活得充实又快乐,每当我看到病人康复转出、家属满意的笑容及年轻医生们日益成熟的医疗技术水平发挥时,我知道,这就是我要的幸福生活。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