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在家里做大清扫。无意中瞥见墙上的挂历。挂历的月份还停留在白雪飘飘的二月份。现在已经是闷热闷热的八月份了。
一月份儿子还在家。细心的儿子做家务。缴费等琐事一直是他在做。一定是儿子更换的挂历牌,儿子回国后,我们每天忙忙碌碌,时间的概念因为过于刻板的生活所以没有那么强烈,自然没有关注过家中的挂历。
轻轻地把挂历拿下来,上面已经有了一层灰。用湿毛巾擦去灰,红色的粗绒线编的喜庆的“中国结”鲜亮亮的,透着喜庆的味道。”唰,唰,唰”一篇篇地撕掉,没有思维的动作难免会出错,“啊!九月份了。”
日历
又是一年中秋节啦。中秋节的食品就是月饼啦。我不爱吃月饼,因此关于“中秋节”在我生命中的典故也就没有什么啦。
我拿着拂去灰尘的挂历跑到先生的书房,美滋滋地问先生:”老公,中秋节怎么过?”
老公一贯地淡然说:“吃月饼。”
我说:“我们去郊外看月亮呗!那天我们坐动车。从鞍山西站出来,磨盘一样大的月亮就悬挂在眼前。十五那天,月亮一定会更好看。我们去西站那边郊外看月亮吧!”
他一贯地淡然说:“一个破月亮有什么好看的?”
我的心猛地一抽,似曾相识的一句话。
那应该是22年前的那个十五之夜,在大连医学院---长春路拥挤的宿舍里,梁姑娘曾对我说过那句话。
原来,关于“中秋节”,我也有一个典故呀。
22年前的中秋节我正在大医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实习。那天上午,大内科查房。选的是我的患者。作为实习医生的我,需要提供完整的病历书写及言简意赅的病历的陈述。大学四年我刚进入临床实习阶段,年轻气盛,花了一周的时间和我的老师一同准备。病历完全按《诊断学》要求准备。万事俱备。只需要在大会诊室里流利汇报就完成任务啦。
大查房开始啦,大会诊室内白色一片座无虚席。主任坐在第一排中间,大会诊室肃静,庄严。我开始变得紧张。颜面潮红,语速极快,大脑空白地完成了我的汇报。
对我的陈述的评价一律是批评的,本来空白的大脑更是智商为零的状态。就在当时我根本分不清道不明那天究竟怎么一个诊疗辩论。而时至今日,我只记得主任把我写的病历从11楼的窗口扔了出去。仿佛万箭穿心。我满怀敌意地按主任的吩咐跑下楼捡拾病历。
那夜是中秋节,我心情灰暗,既无心娱乐,也无心工作。寝室里那位四位姑娘正在打扑克,我说:“今天中秋,我们去斯大林广场赏月吧!”
梁姑娘说:”一个破月亮有什么好看的?不如打扑克。”
没有兴趣,我从寝室出来,顺着马路我无目的地走。不知不觉中我竟来到医院。换好了白大褂,我拿出被扔下的病历,打开《诊断学》,一点点抠起病志来。当时年轻的我只想尽快地成长起来,免得在众目睽睽之下,丢人。
21点了,病房安静的走廊有些喧闹——是医院夜宵时间。炊事员推着饭车来了。
尽管午饭,晚饭没有吃,肚子却满满的,我不觉得饿。伏在桌上我仍在修改病历。就在这时,医生办公室门轻轻被推开,是身着白大衣的主任。
我很惊讶,过节了主任还在医院加班?主任显然是一眼看见了我,我立即羞愧地垂下了头。
“小刘大夫。”是主任的声音。
我的心乱糟糟的,主任是叫我吗?抬头还是不抬头呢?
我听见脚步声向我的桌子走过来,我无奈地抬起了头。
“小刘大夫今天大查房表现得不错!”主任笑呵呵地对我说。我吃惊了。今天我的表现都是负面的。怎么变现得不错?主任在安慰我,所以年轻的我脸一阵白,一阵红,暗自下决心努力学习工作。
那年中秋的夜晚。我知道了业务精湛的主任一年365天,只有除夕之夜休息1天,其余364天天天加班。
在22年前的中秋夜,年轻的我突然醒悟,前辈和我的差距显而易见。那晚明亮的月亮就似明亮的镜子,照着我的差距。
已经过去22年了,我最终与老主任差距还是那样地存在着。
42岁的我早已忘了中秋季的典故,那日作为学生的我不足确实在日后的工作学习中一直激励着我,我有收益。
9月8日,若天气晴朗,我一定会去郊外赏月。月亮里会有我那鹤发童颜的主任的影子吧?泪水涌上我的眼帘,新月如钩,等待十五。
内科党支部: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