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鞍钢集团公司总医院域名迁移由 https://www.agzyy.com.cn/index/index.asp 变更为 https://agzyy.umcare.cn
内容详情

高考随想

现如今的高考真是越来越人性化了,不光是车辆限行、限鸣笛等,就连日期都由原来的7月的789三天改到了6月的78两天,还听说以后可能都改到周末了,便于家长陪考,不知是真是假,反正比我当年强多了。今年的高考日正逢周末,再加上是个阴雨天,简直太适合考试了,我真羡慕今年的考生并由衷地祝他们好运!

提起高考不由得想起我当年的高考,那是29年前的事了,比起毛主席的弹指一挥间还差了点儿。当年我报考的是理科,可是我偏爱的是文科,尤其是语文和英语。但是我为了圆父亲的一个梦,我们家五个孩子,除了我和哥哥,其他三人都是学文的。1979年哥哥第一个参加高考,按照我父母填报的第一志愿应该是北京医科大学,可是到了学校被老师和校长审过后改成了北京大学,结果他真的考上了北大,为他的母校争了光,可是却使爸爸的梦落了空。1985年轮到我高考了,那时是先报志愿后考试,我为了不使爸爸失望,我的志愿从头到尾都是医学院校,从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到第四军医大学,从白求恩医科大学到中国医科大学,唯独没报家门口的吉林医学院,不是没瞧起它,而是我想远走高飞。要是像现在先出成绩后报志愿,我也不至于这么报了,可当时我虽然知道自己能力有限,但还抱着一线希望,让爸爸看到了我的志向是多么的伟大。其实爸爸也是搞医的,在朝鲜战场上他曾用手术刀挽救过无数最可爱的人的生命,只可惜他没有上过正规大学,他的医术是在朝鲜寒冷潮湿的防空洞里练就出来的,这一直是他老人家的遗憾。因此他非常渴望自己的子女能够接他的班。这一点从我的名字当中不难可以看出,我是文革初期出生的,因此我的名字也是那个时期的代表,业是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业”,这就是爸爸给我取名的真正含义,我小的时候爸爸就是这么跟别人介绍他女儿的,所以我宁可委屈了自己也不能辜负了爸爸。

然而事与愿违,我被大学本科落了下来,我都准备复习重读了,偏偏这时我被吉林医学院高护大专班捡去了。虽然我不情愿,但心比天高,命比纸薄,我也只好认服从。当时的高护专业是全国首批招生,据说前景不错,我也总算迈进医学院校的大门了。于是我的命运从此开始了。因为我们是首届高护专业,当时国内根本没有高护教材,我们用的都是医疗专科的教材,给我们上课的老师也都是医学院教本科生的教授。实习时我们也是一半时间跟医生,一半时间跟护士,跟医生一起查房写病志,跟护士一起值夜班写责任制护理病志。那时候我真的以为自己是半个医生了。直到毕业前夕,之前和我们一起上大课的在职高护班的学姐们从鞍钢总医院参观学习归来,讲述她们在鞍山的所见所闻,“十里钢城、花园医院、高压氧舱”等新名词让我眼前一亮,那不正是我几年前去过的舅舅工作的医院吗?我当时没敢奢望毕业后能到那工作,是因为舅舅刚刚平反恢复工作不久,不想给他晚年再添麻烦了。没想到不久又传来一个好消息,鞍钢的五大医院都争着要我们这批高护生,有多少要多少。当时家在外地的同学有不少报名的,家在吉林市的我是第一个报名的,因为要去的首要条件是能在鞍山扎根的,我一心向往着外面的世界,哪怕是再小的城市,再艰苦的环境我都愿意去,更何况鞍山是我妈妈的娘家呢!

就这样我在鞍山彻底扎根了,在总院一干就是26年,先从最累的呼吸内科到最忙的内分泌、泌尿内科,再从最紧张的心脏内科到最脏乱的神经内科,我扎针的技术就是从这里练出来的,无论多难找的血管我都能一针见血。结束轮转之后,我从妇科到产科,又从婴儿室到分娩室,在这里我分享到了母爱的伟大和新生命带来快乐的。再后来我又先后从事过CTECTDSAMR等护理操作工作,在这里我贡献出了我的白细胞,我的机体免疫力急剧下降,支原体肺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已落下病根。即使这样我仍然热爱我的工作,我的科室,我的总医院,我的第二故乡——鞍山。

 

                  医技党支部:张业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