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钢集团总医院鞍山市心血管病医院于2014年6月19日成功完成鞍山地区首例“心律失常-房颤、房扑”的射频消融治疗,填补了鞍山地区的技术空白,该治疗是在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指引下进行的介入性治疗。
随着人口老龄化及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增加,房颤的流行水平呈逐渐增长的趋势。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房颤在总体人群中的患病率为0.4%-1.0%,且随年龄的升高而逐渐增高。由于其具有较高的致残率,目前房颤已成为危害全球的流行病之一。脑栓塞是房颤引起的主要栓塞事件,也是房颤患者致残率最高的并发症。据统计,在平均70岁的非瓣膜病房颤患者中,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为5.3%。房颤的其它并发症还有心力衰竭、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等。故房颤患者若能得到转复并长期维持窦性心律无疑是最理想的治疗结果。房颤的转律治疗包括药物转律、直流电复律及导管射频消融术。前两者均为姑息性治疗,而射频消融则是一种根治性治疗。
本例患者为一59岁男性,患阵发性房颤、房扑2年,此前一直口服药物进行转复窦律及维持窦律,但近期药物效果不佳,1个半月前始出现心动过速持续发作,且出现了明显的药物副作用,不得不停止药物治疗,但反复发作的心动过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其长期发作可能导致的并发症使患者及家属产生了极大的顾虑和恐惧感,故患者及家属到鞍山市心血管病医院寻求更可靠的治疗方法。鞍山市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电生理组接收此患者后进行了认真的病例讨论,审慎评估患者的临床情况,以选择获益最大治疗方案。经过病例讨论后认为该患者房颤、房扑为阵发性发作,目前持续时间短,药物治疗已不能控制病情,且出现了患者不能耐受的副作用,患者及家属已不愿接受药物治疗,结合患者目前无器质性心脏病,心功能佳,认为进行三维电标测指引下的射频消融治疗将是其最佳的治疗方案。
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下行射频消融较常规电生理标测操作过程更为复杂,技术难度大,围术期管理要求更高。术中,专家对患者进行了环肺静脉隔离及三尖瓣峡部的线性消融,成功终止了心动过速,过程顺利,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心脏射频消融治疗是针对快速心律失常的一种微创、介入性治疗,患者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安全可行,对于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治疗鞍山市心血管病医院已开展16年,此次率先应用三维电标测系统行房颤、房扑的射频消融,使鞍山市心血管病医院心律失常治疗的技术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填补了鞍山地区在心脏电生理治疗领域的空白,同时也给广大患者带了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