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2006年鞍山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随着国内外心血管病基础、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的不断进展和深入,如何将不断积累和更新的心血管病知识转化成心血管病防治实践已成为心血管病防治领域的重点和热点,其中如何将流行病学研究确定的各个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与心血管病发病危险的独立的和综合的影响从数学公式和抽象的概念转化成易于理解的各种危险因素防治指南的诊断、治疗标准,以及易于操作的个体病人危险评估的临床实践过程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研究中男性大部分(84.08 %),年龄≤54周岁的占92.8%,随着年龄的增加,缺血性心脑血管病发病概率逐渐增高,男性明显高于女性,且与高血压、糖尿病及吸烟有相关性。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概率多分布于极低危(68.14%)和低危(5.75%),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概率多分布于高危(44.23%)、中危(23.21%)和极高危(10.51%)。此外,高脂血症占8.7%,吸烟率为20.28%,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高血压占总人群的33.05%,体重超重占57.83%,TC/HDL-C≥3.5的占10.93%。课题负责人:张家齐